|
时间过得不算太慢,从构思到制作在到调试花费了大半年的光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电路程式没有依据网上流行的电路,依据是照葫芦画瓢也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以前试过不少电路,但都没有现在这种电路结构更能打动人,都说单端2A3输出功率只有区区的3W,但是这台机器做好后远远比传统6V6单端对音箱的控制力要好,相比旁热管多了份细腻和蓬松,这次的前级管选择选用的是美国HYTRON 6SQ7,相比国产南京的6SQ7GT人声更丰满细腻甜美,做机器没有一个合格的前级管我是不考虑玩下去的,推动管我选用的是喜万年早期的6J5,特性同半个6SN7一样,推动管在这里很重要,必须要选用内阻在10K以下的才能推好2A3,本来这一级选用6SN7也未尝不可,但是在声道的分离度上我更热衷于这种结构,2A3选用的是贵族之声2A3,贵族之声的管子相比曙光管在对音乐的表达上更委婉温存点,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当然以后有机会试试RCA的2A3那想来又是另外一种境界,此台机器每一个元件的选用和电路的布局等等都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后才实施的,主要器件电源变压器、扼流圈及核心输出牛都是自己慢慢精心制作的,电源牛是260V和280V两组电压(Z11片114叠厚50),扼流圈(德国缺口铁芯86片叠厚50,电感量5H),输出牛选用进口无氧铜线5夹4结构,初级串联,次级4组并联,输出牛不浸绝缘漆,只做长时间烘烤后表面封高频蜡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分布电容小,对高频的细节及空气感有帮助(英国96片叠厚40) ,右边的两个开关是古董扭子开关,右边往左数第一个是电源总开关,往左第二个是高压开关,这样做对管子的寿命是有好处的,闲言少叙,下面看图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