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白居不易 于 2014-6-13 08:48 编辑
唱片曾经是使用非常普遍的模拟声源,现在仍有许多发烧友热衷于电唱机及唱放的研究与制作。唱放是前级放大器之一,伴随密纹唱片出现而兴起,较早的功放有唱放输入端,数码声源出现后,由于输出信号电平较高,一般不需要专门的前级放大电路,因此唱放独立出来。
常见的电唱头有电磁型与压电型两类,电磁型唱头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其输出电压与唱针的振动速度成正比,也称速度型唱头。常见的有动磁(MM)、动铁(IM)、动圈(MC)及可变磁阻型四类,可变磁阻唱头在普及型电唱机使用广泛,但立体声唱片出现后已经很少使用。高级电唱机多使用MM、IM和MC唱头,其频率特性好但输出电压低,如MM和IM型唱头频率特性均为20Hz~20KHz,MM型输出电压3~5mV,IMC型输出电压1~5mV,尤其是MC型唱头频带为10Hz~20KHz,输出信号0.05~0.5mV,适合专业设备,但价格昂贵。现代一体功放输入灵敏度200mV,因此必须经过放大。同时由于唱片在录制过程中,为防止低频唱针振幅过大并槽,对低频进行衰减,为了改善信噪比,对高频进行提升。所以在唱片重放过程中要加入均衡网络加以补偿,以恢复平坦的频率特性。压电型唱头是利用某种晶体的压电效应设计的,其输出电压高,价格便宜,不需要均衡网络,但频率特性差,失真较大,适合普及型电唱机。压电型唱头分为酒石酸钾钠和压电陶瓷型两类,压电陶瓷型唱头耐湿耐高温,国产2011立体声电唱机就使用压电陶瓷电唱头。
早先各唱片公司录音特性略有区别,后来统一使用RIAA特性曲线。
RIAA是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ecord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字头,RIAA特性曲线是由其审定的密纹唱片标准特性曲线。用来补偿RIAA特性曲线的放大器叫均衡放大器,其补偿电路也叫均衡网络。RIAA录音特性的过度频率低端为500Hz,高端为2.12KHz,重放时为降低转盘噪声,低端引入50Hz过度频率。
根据RIAA特性曲线可以得知,20Hz需要提升20dB,1KHz为基准,20KHz需要衰减20dB,均衡网络的衰减约26dB,而MM唱头输出信号最高只有3~5mV,前后级一体功放输入灵敏度标准为200mV,因此需35dB的增益,其总增益约60dB,所以多使用二级放大,如第一级五极管放大,第二级用低内阻双三极管组成SRPP电路。如果使用MC唱头还要增加20~26dB以上增益。唱放增益高,重要的是高信噪比、低失真和大动态。常用均衡网络有负反馈式和衰减式,两种电路没有本质区别。
下面是MM 唱放电路:
Rk1、R、C、Rf(100K)、Cf组成负反馈型均衡网络。
低端过度频率f1=159/Cf·R=53Hz;
f2=159/Cf·Rf=530Hz;
f3=159/C·Rf=2120Hz;
负反馈系数β=Rk1/(R+Rf+Rk1)
说明:159是从1000/2π简化来的,C单位为微法,R单位为K欧姆。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