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gcaptain 于 2014-5-16 19:40 编辑
音箱打磨入门---献给刚刚入门玩多媒体音响的菜鸟(续二...)
一套箱子,如何打磨才能更适合自己的口味?看了很多媒体的指标宣传,究竟说的是什么,如何看自己测试,如何看懂天书一样的测试数据。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PC音频发烧入了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轻松玩转音箱的打磨和测试。
第一部分,音箱的打磨。
这里将打磨分成两类:使用软件煲箱姑且定义为软打磨。直接拆箱,打磨电路我们暂且定义为硬打磨。首先我们来看软打磨。
所谓“煲箱”就是指音箱的一个进一步的老化的过程。我们知道,音箱是音频电信号转化为机械震动从而发生的装置,它是有许多的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构成的。就象我们新买的汽车要有一段时间“磨合”一样,虽然音箱在出厂以前已经做了多道工序和一定时间的强制老化,但仍需要我们为新购的音箱进行一定时间的“煲箱”,利于音箱重放声音的稳定、同时可以去除生硬感和提升音质。
一般的煲箱时间,在50-100小时之间即可。平时我们听音乐,这个过程本身也是煲箱。我们可以选择音乐题材的交响乐、流行音乐等,这类音乐各频段的信息量比较丰富,可以使用音箱的所有频段都得到磨合。一般选择中等音量,切忌音量过大,长时间的超负荷容易损害音箱。每天3个小时左右,这样一个月内我们也可以将音箱煲好。
除了听音乐自然煲箱以外,我们也可以选择使用煲箱软件进行煲箱,这里我们以新发布的漫步者Speaker Tool煲箱工具为例,将煲箱的整个过程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这里以Edifier Speaker Tool为例。启动软件。我们可以看到软件包括“煲箱”和“信号发生器”两部分。煲箱按照软件提示的步骤,分别设置“音箱音量”、“煲箱时间”、“结束方式”、“煲箱”即可完成,非常简单。信号发生器则可以设定波形类型,信号类型,频率设置,信号强度等。下面我们从这两个方面,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软件的使用,和软件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就各部分的原理做一个解释,以方便大家的使用。
一,软件的“煲箱”功能的使用。
启动软件,选择煲箱,在“开始第一步”介绍了为什么要煲箱,对煲箱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是比较人性化的,利用初次煲箱的人使用。然后我们选择下一步,如图
这一步软件说明已经介绍的非常清楚了。这一步骤,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音量的选择,我们要选择中小音量,防止满负荷运行对扬声器的损害。
其次是信号的选择,推荐选择-6dB。软件生成的-6dB/1K的正弦波信号,正是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的范围,人耳对这个频率是非常敏感的。同样的能量,1K的信号人耳感觉响亮,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信号,调节音量。
再次就是音箱的摆放。煲箱采用的双声道互相反相的粉红噪声信号,在各频段都具有相等的能量,对煲箱是非常好的。但是听起来是非常不舒服的。根据消噪原理,理论上,让一个信号反相并且和原始信号叠加就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要我们将音箱的位置摆放合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的响度,并保证扬声器有足够的机械运动。
那么如何摆放音箱呢?我们摆放的原则就是,让扬声器的中心在一个轴线上,并且两个音箱的扬声器间相互平行,距离在10cm左右即可。
同时我们要注意将扬声器前的保护纱罩去掉,以减少阻尼。如果音箱是倒相结构,还要将倒相孔堵住,以保证信号只从音箱的一个方向发出。对于常用的有仰角设计的音箱,比如现在常用的M200和T200a,除了要将音箱后面的倒相孔堵住外,还要将音箱后面的脚适当的垫高,以消除前面板仰角的影响,让扬声器相互平行,且中心在一条轴线上。
然后我们继续点击下一步,“设置煲箱时间”
煲箱时要有注意不可以连续进行煲箱。要分多次进行,每次一般不要超过3小时。利用软件煲箱,总时间维持在40小时即可。而非我们平常使用煲箱的100小时。
然后便是选择煲箱完毕后,是关闭电脑还是关闭软件等,适当设置即可。按照我们上面介绍的步骤,设置完毕,点击一步,便开始了煲箱。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简单非常人性化的。
二,软件的“信号发生器”功能的使用。
该软件自带信号发生器,支持任意频率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共三种波形生成。支持单一频率和扫描信号两种信号发生。还支持两种信号扫描模式以及逆扫描模式。这些信号可帮助大家判断音箱可能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大部分声卡都存在的SRC问题,导致44.1kHz的采样速率下发生的信号质量的降低,该软件将信号采样速率设置已经为48kHz,可以提高信号准确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