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330|回复: 151

是电子管前级加晶体管甲类功放好听还是纯电子管功放好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1 08:43:17 | |阅读模式
各位,请教一下,是电子管前级加晶体管甲类功放组成的系统好听还是纯电子管功放好听?
     
发表于 2015-2-15 01:49:00 |
可他忽略了一个最最关健的东西这是当今器材设计走向死搬硬套理念数据论、科学论的原因。这个东西就是人的耳朵。音响器材为谁服务?为电脑测试的数据服务还是为人耳服务...


55楼这些话我是不会赞同的。
这些话其实也是资深发烧圈的普遍认识。

音响记录与重放技术进步靠什么?靠的是金耳朵???
人类文明史才几千年,声学技术发展至今也才百十年,这期间人类听觉并没有进化,就是说金耳朵早就存在,至少在音响蓬勃发展时期大量存在,而且那时欧美人的音乐修养是今天99%的国人所不能比的,那时的金耳朵们并没对音响技术进步有丝毫贡献。
进步完全依赖声学、数学、电子、材料等发展的贡献,靠的是潜心研究并发现、掌握死板数据的科技人员,从扬声器制造、到唱片刻录、RIAA均衡的研究与设计、电子管放大原理-反馈技术-晶体管功放-OTL-OCL电路,再到现在的数字音频技术,哪一步离开数据能够进行下去?难道发展到今天的高音质是金耳朵听出来的?照这个逻辑,30年代的音响素质就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因为30年代欧美的金耳朵们绝对比我们国家的发烧友耳朵强太多,他们那种普遍的音乐修养更不是我们能比的,但他们并没能通过换电容、换元件、加脚钉等使当时的音质达到今天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可笑的逻辑。

可以这样说,持以上观点说明根本就不知道数据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服务的。

其实,资深发烧圈里面也是很矛盾的,抵制数据的同时却又配置了万用表,有的还配备了声级计,而他们却又宣称耳朵是最精密的仪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21 18:58:32 |
电子管甜美,柔软,胆+石 清晰有力度
     
发表于 2015-10-18 23:02:58 |
每个人听感不一样 音质很主观的
     
发表于 2015-10-18 22:57:20 |
N4A 发表于 2014-4-13 21:00
我一直在想:想你这样师傅级的人,怎么喜欢晶体管功放?今天晚上我放一首苏联老歌《三套车》,使用的是前胆 ...

各种说法,自己喜欢就是好的,前胆后石也好听!
     
发表于 2015-10-18 22:52:29 |
N4A 发表于 2014-4-12 07:13
不知道那种的解析力好些?

解析力当然是纯石头,但好听应该还是纯胆,个人意见
发表于 2015-9-27 15:06:58 |
黑猫的观点是正确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第四版)》中的一句话
很少有其他技术领域象音响领域那样,受错误信息、虚假论述和是非混淆所困扰。
很能说明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不会有结论。
     
发表于 2015-9-27 11:58:23 |
本帖最后由 全顺 于 2015-9-27 12:25 编辑

我的感觉是,音响效果,一是节目源,不过这个当今很容易更换,录音制作好的很容易区分出来,二是音箱,一般失真都在5%以上,以及听音环境,这俩比较麻烦,都需要大量金钱,很难如意。。至于功放,现在很容易就做到低于1%,其实是影响最小的环节。不过容易DIY,所以很多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也有不少乐趣,但是心里要记住功放不是主要矛盾。。
发表于 2015-6-26 08:21:30 来自手机 |
音响是客观的东西,越是高保真越是平直接近原音,而原音的录制,又会不可避免地加入原创的喜好;听感是主观的东西,和听者的环境身体性格等等都有关系。所以只是一个个人喜好选择的问题。
     
发表于 2015-6-26 07:39:10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6-25 22:21:22 |
各人的喜好不同,看你喜欢哪种风格了。
     
发表于 2014-4-11 12:29:09 |
这个应该是萝卜、白菜哪个最好吃的问题,各有所好,各有各的特点。
     
发表于 2014-4-11 19:10:33 |
试了才知道!
     
发表于 2014-4-11 23:19:46 |
呵呵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 正巧这两套我都齐全  甲类我是1969 前级5654 胆机是EL34 甲类加前级的推出来确实也不错 声音清亮些 胆机味道浓 浑厚些 两套我是倒换着听 都喜欢
     
发表于 2014-4-11 23:23:01 |
我觉得前后级都是晶体管的才好
     
发表于 2014-4-12 01:47:03 |
我来胡说呵呵
首先我不是学电子专业的,不是发烧友,只是在电声行业工作,错就错吧别介意


因为既然用到“好”字,就必须科学的评价。

胆机音质到底好在哪里?音质根本谈不到好,仅仅是音色不同,讨好某些人耳朵而已。

胆机音质好是在七八十年代间,当时半导体尚在发展阶段,无论器件和电路设计都不成熟,晶体管功放不如胆机是公认的。那个年代,包括对电子一窍不通的文科生和大字不识的普通人,所有人,都知道胆机好听,当时也确是胆机最成熟的时期,人们在头脑中已经形成定势,晶体管机是无法与胆机相比的。

但是,进入九十年代,这种情况被完全颠覆,半导体技术进入辉煌的高速发展时期,优秀的电路设计层出不清,加上优质器件的不断出现,晶体管机全面超越胆机是不争的事实,这直接导致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电子管厂家纷纷关闭,只保留部分高频超高功率射频发射用管在生产。

遗憾的是,大部分不懂电子的文人、文盲和半文盲以及普通大众是从来不看电子书刊和科技资讯的,当然了看也看不懂。他们还抱着七八十年代的定理坚持至今,还在说电子管比晶体管好,还在说淘汰的电子管收音机是多么多么好听。如果说这个可以理解,那电子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今天也这样说就难以理解了。


早年却有一些人始终在研究为什么胆机就是好听。我们非常清楚,这些人都不是世界电子行业权威机构和世界知名电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而基本都是商业领域和消费类期刊杂志编审和撰稿人,也包含许多电子爱好者,更多还有音响发烧群体,说白了,就是商人和消费者。这些人没有一个在技术层面推动世界电子技术发展中有杰出贡献的。假如世界权威电子科研机构和电子企业参与研究,这事还不简单吗?就这点屁事,研究明白不是非常简单吗?实质上这个问题对电子科技人员来说纯粹是无聊搞笑的问题,根本没人理会,别忘了,是电子科技人员的努力使电子技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不是发烧群体、不是业余爱好者、不是商人、不是什么《CD圣经》、《现代音响技术》、《高保真音响》等等这些杂志!

消费者无论水平有多高,你也不能在技术层面站在电子科研人员同等的高度,对电子科研领域来说,发烧圈就是电子电声领域的“非主流”。“非主流”们的研究成果是:
胆机音质好的原因与输出变压器、较小的反馈深度有关,甚至还有提到与电子在真空中飞跃有关。

现在基本的共识是输出牛,与胆管本身关系不大,胆管能做到的现在的晶体管全都能做到。
输出变压器被直流偏磁、传输过载信号软削波,胆管的过载特性,较小的反馈深度,是胆机音色特别的原因。至于什么保留了大量偶次谐波是好声的根源也是站不住脚的,晶体管机要产生或保留大量偶次谐波是非常简单的事。

输出牛让胆机音色诱人,那么胆前级也好声、优于晶体管机是不是很可笑?胆前级不用输出牛,音质好的条件已荡然无存。至于胆管软失真特性在这里没任何意义,过载削波才涉及软削波问题,前级就过载是可笑的,难道胆派为了胆味在过载状态欣赏音乐?晶体管前级也不会过载,自然也谈不到硬削顶。还有反馈深度问题,晶体管前级同样可以实现很浅的反馈而保持高性能。

那么胆前级+晶体管后级、或者胆石合机音质好的依据在哪里?胆石合并机在前后之间也加上线间变压器吗?

就我的能力没法搞明白为何胆前级也好声,不相信没有依据的神奇东西。


     
发表于 2014-4-12 02:48:30 |
以前也经常在想,是不是胆友就是喜欢残缺的声音? 为此实际测量过一些烧友认为听感极好的天价的音响系统,结果是我个人认为非常凄惨,从系统的综合频响、失真、瞬态等按指标来看根本就不合格。那种软绵绵的低频,没有瞬态、没有力度、没有量感,而用户却认为这种低频是非常难得的松软感觉,美极了。“松软”的低频是极致的享受,是无数次换机、搭配、调校得到的。而高频,因过早的圆滑滚降,虽然配置了超高频单元,也没改变细节暗淡无光。中频像馒头一样的突起,是他们认为人声质感超群的原因吧。总体上,觉得胆机用户是喜欢这种所谓“松软”“阴柔”的声音。我觉得这分明就是残缺的声音,根本不能谈高保真重放,不能谈音质,要的仅仅是特殊的“味”,一种平和暗淡的音色。

这种声音,只要有意这样设计,晶体管机轻易能做到。仅从音箱设计入手也能做到,比如适当修改容积偏离合理值、低频调准向下偏移,就会得到“松软”的低频。中高频的表现,都不用换太次的喇叭,只修改分频器设计就可以得到任意的曲线,实现“阴柔”太简单了,成本相比只需神奇配置的几分之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12 04:45:28 来自手机 |
学习了……顶楼上的
     
发表于 2014-4-12 06:05:44 来自手机 |
AudioCAT 发表于 2014-4-12 02:48
以前也经常在想,是不是胆友就是喜欢残缺的声音? 为此实际测量过一些烧友认为听感极好的天价的音响系统,结 ...

请问大神用的什么功放,音箱?上个图让我等鼠辈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4-4-12 06:37:24 |
因人而异,投其所好,胆石同宗,各有所爱。玩的开心--才是终极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07:11:53 |
zjy2010 发表于 2014-4-11 23:19
呵呵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 正巧这两套我都齐全  甲类我是1969 前级5654 胆机是EL34 甲类加前级的推出来确实也 ...

这么说两者很好听,两者都有优点。(贫下中农)只要有其中的一种,足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07:12:10 |
本帖最后由 N4A 于 2014-4-12 07:14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07:13:12 |
本帖最后由 N4A 于 2014-4-12 07:15 编辑

不知道那种的解析力好些?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07:22:00 |
AudioCAT 发表于 2014-4-12 02:48
以前也经常在想,是不是胆友就是喜欢残缺的声音? 为此实际测量过一些烧友认为听感极好的天价的音响系统,结 ...

没想到你还会制造松软的声音,古董箱的声音一般都松软,你可以山寨一些箱子与古董箱子媲美。
发表于 2014-4-12 10:49:26 |
本帖最后由 火烙铁 于 2014-4-12 10:58 编辑

      首先, 对6#观点表示赞同。尽管措辞中似有对胆机爱好者不恭,但现在半导体器件在音响领域内的成绩确已超越胆管,是胆管无法望其项背的,在专业权威部门测试指标中得到证明。
     由于楼主发贴讨论的是“是电子管前级加......”故,6#回答略显得偏题。本人对本贴看法同2#,看楼主喜欢食素还是喜食荤。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5 1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