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12 01:47:03
|
我来胡说呵呵
首先我不是学电子专业的,不是发烧友,只是在电声行业工作,错就错吧别介意
因为既然用到“好”字,就必须科学的评价。
胆机音质到底好在哪里?音质根本谈不到好,仅仅是音色不同,讨好某些人耳朵而已。
胆机音质好是在七八十年代间,当时半导体尚在发展阶段,无论器件和电路设计都不成熟,晶体管功放不如胆机是公认的。那个年代,包括对电子一窍不通的文科生和大字不识的普通人,所有人,都知道胆机好听,当时也确是胆机最成熟的时期,人们在头脑中已经形成定势,晶体管机是无法与胆机相比的。
但是,进入九十年代,这种情况被完全颠覆,半导体技术进入辉煌的高速发展时期,优秀的电路设计层出不清,加上优质器件的不断出现,晶体管机全面超越胆机是不争的事实,这直接导致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电子管厂家纷纷关闭,只保留部分高频超高功率射频发射用管在生产。
遗憾的是,大部分不懂电子的文人、文盲和半文盲以及普通大众是从来不看电子书刊和科技资讯的,当然了看也看不懂。他们还抱着七八十年代的定理坚持至今,还在说电子管比晶体管好,还在说淘汰的电子管收音机是多么多么好听。如果说这个可以理解,那电子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今天也这样说就难以理解了。
早年却有一些人始终在研究为什么胆机就是好听。我们非常清楚,这些人都不是世界电子行业权威机构和世界知名电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而基本都是商业领域和消费类期刊杂志编审和撰稿人,也包含许多电子爱好者,更多还有音响发烧群体,说白了,就是商人和消费者。这些人没有一个在技术层面推动世界电子技术发展中有杰出贡献的。假如世界权威电子科研机构和电子企业参与研究,这事还不简单吗?就这点屁事,研究明白不是非常简单吗?实质上这个问题对电子科技人员来说纯粹是无聊搞笑的问题,根本没人理会,别忘了,是电子科技人员的努力使电子技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不是发烧群体、不是业余爱好者、不是商人、不是什么《CD圣经》、《现代音响技术》、《高保真音响》等等这些杂志!
消费者无论水平有多高,你也不能在技术层面站在电子科研人员同等的高度,对电子科研领域来说,发烧圈就是电子电声领域的“非主流”。“非主流”们的研究成果是:
胆机音质好的原因与输出变压器、较小的反馈深度有关,甚至还有提到与电子在真空中飞跃有关。
现在基本的共识是输出牛,与胆管本身关系不大,胆管能做到的现在的晶体管全都能做到。
输出变压器被直流偏磁、传输过载信号软削波,胆管的过载特性,较小的反馈深度,是胆机音色特别的原因。至于什么保留了大量偶次谐波是好声的根源也是站不住脚的,晶体管机要产生或保留大量偶次谐波是非常简单的事。
输出牛让胆机音色诱人,那么胆前级也好声、优于晶体管机是不是很可笑?胆前级不用输出牛,音质好的条件已荡然无存。至于胆管软失真特性在这里没任何意义,过载削波才涉及软削波问题,前级就过载是可笑的,难道胆派为了胆味在过载状态欣赏音乐?晶体管前级也不会过载,自然也谈不到硬削顶。还有反馈深度问题,晶体管前级同样可以实现很浅的反馈而保持高性能。
那么胆前级+晶体管后级、或者胆石合机音质好的依据在哪里?胆石合并机在前后之间也加上线间变压器吗?
就我的能力没法搞明白为何胆前级也好声,不相信没有依据的神奇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