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13-7-25 15:28 编辑
【洞主与土匪发烧谈话千日录(第二天)】
洞主:兄弟好呀,多日不见,咱家经过细致对比,发觉这全频和分频又有不少不同之处,颇为不解。兄弟正好来了就给咱家再讲讲吧。
土匪:老大请说。
洞主:经过和多对不同等级的分频箱子细致比较,咱家发现即便调整得当的高级分频箱子,透过分频器后声音依然是均衡的,但却缺失了鲜活感。同时,高频的结象明显往后缩了一段。用分频箱播了一些人声后返回再听全频,感觉不太对劲,按理人声都是多轨录音,人声单独一轨派麦的,人声怎么会那样的靠后呢?咱家听了一圈发现全频的喇叭声场确实比分频靠前,但是恰到好处。而分频箱也太有些靠后了吧.有点伸长脖子够不着的感觉。
土匪:洞主圣明,其实没有听过大型全频的人几乎不会发现这个问题的。分频器本身即是一个滤波器,而音乐的细节很多都是叠加的微弱信号或者波峰上的小突峰或者小谷,分频器本身的过滤特征会抹杀一些这样的信号。分频器由电感和电容构成,在高频部分串联的电容和并联的电感导致产生负的相位角,而低频部分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产生了正的相位角。所以结象表现会体现为一个“太师椅”的姿态:低频前冲而高频后缩。这个效应不是绝对由容和感的主观特性决定, 更多影响为电容的ESR和感抗, 电感里存在的层间电容。兄弟在制作机器的过程中曾经对同一批次的200只电容做了ESR测量,竟然发现没有两只高度相同的。因此不仅高频会往后缩,而且左右声道的后缩与前冲还是不一致的。洞主您的感受正是因此而起呀!
洞主: 如此,几乎不知!
兄弟好功,喝酒!喝酒!!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