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烧杂谈
发烧有些年头了,有不少欢乐,也走不少弯路,多有感慨,瞎说几句,贻笑大方。
一、 总论
既然胡说,何必装腔作势,好似论文架势?近几年来,我有感触所玩所践颇符合中国传统中庸之道理,元件,线路,线材,器材又如烹调,食材搭配,滋味调和其中之妙存乎于一心。忽悠了半天,说点实在的吧,普通烧友所玩东西,就声音而言可分三类,解析(透明?空气感?飘逸?亮?尖?硬?毛刺?),直白(自然?平实?中性?监听?),味道(厚暖?润?糊?粗糙肥?),根据自己喜好和器材,对元件,线材进行适当调教,还是颇有效果的。我的diy能力有限,范围仅限于胆机,简单运放线路,及线材diy,我下面就谈谈我的相关经验,供大家参考。
二、 电源
1. 器材总电源使用稳压和滤波很有必要,虽然略微降低了动态,但换回背景的宁静和减低火气还是值得的。火气是指电网的高频杂讯使得声音有心浮气躁的感觉。动态的损失,一条好的电源线就可以补回来了,我没有使用特复杂的滤波器,一便宜老款西门子工业20A滤波器,效果不错。
2. 胆机电源要重视,稳压倒不必,扼流圈倒是好处多多,电容电感搭配都不宜太大,电解电容大了声音慢,电感大了,声音不鲜活。若是薄膜电容滤波倒可以略大一些,声音大气。半波整流,声音变厚实,交流噪声在听感上反而降低,你说怪不怪?我的前级就是半波整流,若是用到2a3、300b半波整流,我试过,确实好,有自热管的味,代价么?你自己决定。
3. 小石机(cd 解码 前级 耳放)里的电源部分,常见有78xx/79xx,317/337还有甲类电源。甲类电源偏向速度快解析好,味道差点,凌特的317、337、1086等稳压块也是偏解析的,若是不喜,可以在电源出端退偶处想办法,什么?退偶是普通日系电容?换吧,棕神甜,roe宽松,钽电容细腻温婉。若是机器整体解析不好,发糊,低频肥,退偶换rifa,飞利浦bc轴向,法国sic试试,若是使用st ns的317也可换凌特的试试看。
三、 线路。
1. 自热管推动,历来有三极管五级管之争,我看一个是偏解析,一个偏味道,其他线路都是此基础上的调整与修饰,没啥可争议的,喜欢就好。
2. 胆前级常见两种线路,两级放大或srpp,都说srpp如何不好,我做的就是srpp,两级放大味道好但挑管子,解析动态页不好弄,srpp解析动态好,但声音易亮易硬,但是如果在电源上下一番功夫,元件线材搭配多动脑筋,声音还是不错的,反正我的前级不是硬邦邦闪亮亮的。
四、 元器件
1. 碳膜电阻?重视高,精度差,功率底,现在还有人用?呵呵我在用,在小功率,万用表挑选的情况下,此电阻还是很有音乐味的,声音柔顺,有种湿润感,偏暖味,解析稍差,搭配得好有很好的润色修饰作用。噪声高?相对金属膜而言确实如此,但那是仪器的测量,反正我听不出。
2. 关于wima,我用wima石机胆机都用过, Wima是好电容,假货也多,不是好东西哪有那么多名机用?但大家注意到没有名机里石机用的多而胆机少?我的感觉是wima解析好声音偏硬,有火气(不是粗糙)可以使声音有激情有活力。石机声音比较拘谨,沉闷,人声的质感,情绪不易出来,用手wima可以增加声音活力,声音会灵动一些,但以退偶用法为主,耦合需谨慎,所以常见国外名机遍地小wima,特别是欧洲机,欧洲机重韵味,使用wima可以增加解析和声音有活力。胆机则不然,胆机对中高频是强项,声音质感 密度,柔顺都不错,使用wima激情活力过头易使声音变燥,变硬,在具体搭配中,假如声音过于绵软,缺乏力度爆发力,巧妙搭配也有上佳表现。总而言之一概说好还是不好都不合适,看怎么用了
3. 玩过几款运放,当时是折腾cd dac和耳放谈谈感觉。ad797br,贴片单运放,人声剧毒,声音甜润细腻,用于解码LPF怎一个爽字了得。opa2132ua 贴片双运放,全面超越2604 5532,解析力音乐味都不错,超低压5-15v都可以很好工作。5532虽有胆味,但高频不清晰,声音糊得很,解析差。2604/604 解析不错,但味道寡淡。
4. 退偶电容非常重要,在石机胆机中对声音影响很大!电容的品牌型号,以及容量大小都有差别,这也是摩机调校的乐趣。我有个diy莱曼耳放,原机的退偶都是化工电容,声音比较死板,搭配hd650更觉得没活力,但森海塞尔的音场,厚润的声底又是是我所喜爱的,于是我将6个化工换成棕神并小wima,取其棕神的甜润和wima的激情,效果自己满意了许多,放女声好了不少。胆机前级中的屏级退偶也可以试试不同的组合,如使用薄膜电容退偶可以提升解析力,使用老斯碧或roe电解可以提升中频厚度等等,大家可以体验一下。
5. 阴极电容也有如退偶电容的特性,我就不重复了,只是单独说说钽电容。钽电容做退偶是个不错的选择(阴极电容其实也是一种退偶电容),高频表现比电解好但又没有薄膜电容那么亮,声音细腻柔美很有味道,是动态大速度快声音硬的机器的好润色。
6. 焊锡很重要哦,不要太节省,好好焊锡是物有所值的。
五、 线材
1. 线材有用无用,发烧友争论多年,我的观点,当器材和耳朵到了一定档次,线材的作用是明显的,就如烹饪中的调味品,线材使用之妙颇有趣味。不同的线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器材情况,合理使用线材发挥优点改善缺点是玩线材的一大乐趣。
2. 我谈谈玩过的线的感觉,都不是高端型号,散线diy的。音乐丝带,好线啊,解析高细腻润泽,声音真实自然,晴空万里的感觉,因为解析高所以感觉中频略薄,系统使用过多会显薄,缺点就是贵。线世界感觉和丝带类似但少了一种自然的味道。天仙配很有味道的线和线世界刚好风格相反,厚润宽松,暖色调,有一点慢吞吞懒洋洋的感觉,是薄声底的福音。Aq和古河都是HiFi味的,声音不会薄但本身没有啥味道就是厚而不润,细而不腻。瑞典线霸老款线不错,细腻有音乐味,低频控制和高频延伸略差。
3. 电源线很重要啊,好线也不便宜,有许多烧友玩过喇叭线改电源线,一般效果不好,我也试过,有成功地也有失败的,摸索出一条小经验。适合改的喇叭线必须符合以下几点(正常使用喇叭线时),中低频量感足够,低频不能拖沓散乱,中频不能生硬粗糙,高频可以略少但不能开叉毛刺。感觉改线后,线的三频表现整体频率上移了,高频量感不够的该线后量感足够,原来中低频的毛病缺点会在中高频频体现,若是原线低频不足改线后低频会很少甚至没有。大家有兴趣可以试验一下。
六、参照
1. 如何判断系统和耳朵到了一定档次?有个参照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做法是使用一套较好的耳机系统(hd650是个好选择),查找器材缺点和提升耳朵鉴别力。同时也到其他朋友那多交流比较,每逢闲暇带着器材去朋友家pk也是乐事。
2. 说说我常常考校器材的歌手曲目及判断依据。
童丽 大家不会不知道吧?早期作品真实声音比例比气声多,重放难度大,如果声音有烦躁的感觉,齿音口水声明显,说明系统高频有问题,若表现明媚细腻而不烦躁则系统高频基本过关。推荐cd 对话10,对话11,及xrcd烟花三月。Xrcd高频重放稍易,dsd则难。
降央卓玛 中频丰厚醇美,重放时声音厚不厚?粗糙否?厚而不粗则系统中频基本过关。推荐cd 建设的辉煌
赵鹏 低频丰厚爽朗,重放时低频丰厚不拖沓夸张,则系统低频基本过关。
爵士乐 爵士乐往往背景配器复杂,可以考校器材的定位以及控制力,如果各种乐器乱成一锅粥,说明器材定位及控制力有问题。推荐cd 蓝调咖啡屋 黑咖啡等。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