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8-16 18:04:23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十年代老矿石 于 2012-8-16 18:05 编辑
鞭状天线是一种可弯曲的垂直杆状天线,其长度一般为1/4或1/2波长。大多数鞭状天线都不用地线而用地网。中国军用短波电台的1.5米(含2.7米)有一个独创的鞭状天线附件:天线中间的加感线圈,天线顶部的5个金属片的辐射叶。
小型鞭状天线常利用小型电台的金属外壳作地网。有时为了增大鞭状天线的有效高度,可在鞭状天线的顶端加一些不大的辐状叶片或在鞭状天线的中端加电 感等。鞭状天线可用于小型通信机、步谈机、汽车收音机等。
1952年南京无线电厂在研制七一型电台(短波1.5-6兆)的时候,在抗美援朝战场发现一个问题,在特殊的位置――坑道,鞭状天线情况下因为天线高度不够,基部电路特别大,通信效果不好。工程人员试的时候,在中部加了一个线圈,根据频率不同分成四档,相当于提高了天线的高度,使这个电流均衡。因为电流在底部的话不上去,发射不出去,均衡以后,强制让它上去以后,通信距离能增加,原来五公里、六公里,能增加八到十公里
随着频率的提高,有了加感线圈,由于天线对地电容小,容易引起发报的时候频率不稳定,后来工程人员拿几个铜片铝片,加大天线顶部的天线分布电容,一试,频率稳定度好多了。
这个东西在国外电台的鞭状天线是没有的,是中国独创的,这是南京无线电厂的技术人员在抗美援朝制作七一机的时候发明的一套1.5米天线的附件。
天津无线电厂的老八一,南京无线电厂70年代的硅两瓦,烽火无线电厂小八一的1.5米鞭状天线都配备加感线圈和辐射叶,884电台虽然没有加感线圈,但是天线顶部有五根辐射叶。
就连现在部队的数字化电台,只要配备1.5米,2.7米鞭状天线,都配备加感线圈和辐射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