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03|回复: 20

名人故居一条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9 08: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岛老城区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一带,是青岛的“名人故居一条街”。在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上,位于福山路1号是一座二层小楼,是著名作家、戏剧家洪深的故居所在地。洪深于1934年到青岛,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 。他在这清静的环境中,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 《劫后桃花》,由当时电影皇后胡蝶主演。



    洪深故居附近,同样的一栋二层小楼,为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居,沈从文1931年来到这里,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名著。在青岛这段时间是沈从文一生中创作最旺盛的时期,通常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鱼山路33号是语言大师、文学家梁实秋的故居,也是一幢二层小楼。1930年至1934年,梁实秋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四年,他在这里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着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黄县路12号一栋两层小楼, 1934年至1937年老舍居住在此,在这里老舍完成了《骆驼祥子》创作,目前老舍故居已经改造成老舍纪念馆。另外,在小鱼山福山路一带,还有现代诗人闻一多、小说家王统照、海洋学家毛汉礼、教育家华岗、海洋生态学家朱树屏、生物学家童第周、物理学家束星北、历史考古学家王献唐、现代小说家杨振声、作家萧军、萧红等名人的故居。

    青岛,一座新兴的城市,何以吸引上世纪30年代诸多知名文化学者来此?又是什么激发他们在短短数年之内完成了创作和研究生涯中的重量级作品?对此,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孙保峰分析,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政治地位较高、工商业发达、宜于文化发展。青岛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特别市,是与南京、上海、天津、汉口并列的中国5大直辖市之一。政局相对稳定,尽管青岛屡遭列强觊觎侵占,但其地缘优势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即便偶有波及,其遭受的破坏和影响比起许多战略要冲城市也都小得多。这一点可以在蔡元培先生关于在青岛而不是在济南设立国立大学的理由来证明,“济南为华北通衢,兵家必争;青岛远离战乱,自然条件优越”。

    另外,青岛作为沿海城市,经济相对比较发达。除此之外,青岛优越的人居环境成了文化名人纷至沓来的主要原因这一,蔡元培、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苏雪林等文人学者都表达过对青岛的喜爱,也正是因为青岛的城市之美,才吸引他们或游览度假,或长期寓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由此间接促成了30年代青岛现代文学的繁荣。

  30年代青岛的文化土壤也适宜城市文学成长。当时青岛报业发达,据统计,30年代青岛的中文报纸有 《青岛时报》、《青岛民报》、《正报》、《青岛晨报》等近二十家,外文报纸有《泰晤士报》、《大青岛报》、《青岛公报》等近十家,就青岛的城市人口和规模而言,报纸覆盖率相当之高,而外文报纸的数量远远超过北京、天津、汉口等城市,直逼上海(11家)。报业发达,文艺副刊自然也活跃。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报纸文艺副刊可以看作文学气候的晴雨表,青岛发达的报业同样也给文艺副刊带来勃勃生机。

    影响30年代城市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拥有一座文理兼备、师资不凡的综合性大学。就青岛而言,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也是意义非凡,堪称30年代青岛精英文化和城市文学崛起的基石。
名人街.jpg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0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路长只能一户户的去找去拍,可能叙述的不连贯请各位朋友海涵1、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领袖。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1923年定居青岛,1927年在该寓所病逝。
2、洪深故居(福山路1号)
洪深(1894-1955),江苏武进人,现代作家、电影戏剧家。1934年秋来青岛任山大外文系主任,在该寓所完成了其代表作电影剧本《劫后桃花》。
3、沈从文故居(福山路3号)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1931年应聘任国立青岛大学教授。在青期间完成了《八骏图》、《月下小景》等文学名著。
4、毛汉礼故居(福山路36号)毛汉礼(1919-1988),浙江诸暨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5、宋春舫故居(福山支路6号)
宋春舫(1892-1980),浙江吴兴人,现代戏剧家。1930年在该寓所创办了图书馆“褐木庐”,主要收藏中、外文剧本及戏剧理论著作,并创作剧本《原来是梦》。
6、闻一多故居(红岛路4号海洋大学内)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1930至1932年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时在此居住,著有《闻一多诗文集》等著作。
7、杨振声故居(黄县路7号)
杨振声(1890-1950),山东蓬莱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30年至1932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任校长,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玉君》等。
8、老舍故居(黄县路12号)
老舍(1899-1966),北京人,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1934年至1937年受聘山东大学中文系期间,在该寓所完成了《骆驼祥子》等文学名著。
9、华岗故居(龙口路40号)
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史学家、学者、教育家。1951年至1955年任山大党委书记兼校长,创办《文史哲》并任第一任社长。著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大纲》等著作。
10、朱树屏故居(金口一路13号)
朱树屏(1907-1976),山东昌邑人,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
11、郝崇本故居(鱼山路9号甲)
赫崇本(1908-1985),辽宁凤城人,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的创建者之一。
12、张玺故居(莱阳路28号甲)
张玺(1897-1967),河北平乡人,中国海洋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湖沼学、动物学研究的先驱,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3、梁实秋故居(鱼山路33号)
梁实秋(1902-1987),北京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1930-1934年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该寓所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4、童第周故居(鱼山路36号)
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4年至1937年在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15、冯沅君陆侃如故居(鱼山路36号)
冯沅君(1900-1974),河南唐河人。现代作家、教育家。陆侃如(1903-1978),江苏海门人。现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冯沅君受聘国立山东大学任教,陆侃如任中文系教授兼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夫妇合著《中国诗史》等著作。
16、刘知侠故居(金口二路3号)
刘知侠(1918-1991),河南卫辉人。现代作家。毕生致力于军事文学创作,著有《铁道游击队》、《沂蒙飞虎》等长篇小说。
17、王统照故居(观海二路49号)
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著名作家、教育家。1927年起定居青岛,在该寓所创作了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长篇小说《山雨》文学名著。
18、萧军、萧红、舒群故居(观象一路1号)
萧军(1907-1990),辽宁锦县人。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人。舒群(1913-1989),黑龙江哈尔滨人。现代作家。1934年在该寓所萧军、萧红分别完成了《八月的乡村》、《生死场》,舒群创作了《没有祖国的孩子》等文学名著
康有为故居.jpg
洪深故居院内.jpg
洪深故居正门.jpg
洪深铭牌.jpg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09: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去过多次, 都是走马观花, 难得楼主作了多方面的介绍, 谢谢. 另外楼主文字功底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好帖,佳作,学习的好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我也去过,只知道啤酒海鲜,大海沙滩,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这样帖太有意义,开眼界受教育,多多益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16: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島的文化遗存令人惊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17: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是个好地方。

故居没有被房地产开发商推平万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2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乃佳作上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9 21: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的帮顶。看来在那个年代,名人就有钱,住的都是花园洋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08: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的故居一般都很幽静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真是很不错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6: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这几条路都在沿海滨一线上空气好,在屋里可看到大海,真是好地方,地杰人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0: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人造就名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16: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名人不如现在的明星,时代不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0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