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2 13:51:03
|
为了简洁省略了一些字数,现在把前面没有说明的部分补充一下。
触电死亡,和人体电阻、电流通过的路径都有关。
决定人体电阻的是角质层厚度和皮肤表面湿度,在潮湿环境下,人体电阻可以低至800欧,在干燥条件下,人体电阻可以高达几十万欧,这些电阻,加上触电时的接触情况(比如和大地构成回路情况下,脚上有没有穿鞋,地面材料如何等等),一起决定触电时的电阻。
而电流通过的路径,是否包括要害器官(特别是心脏),也是触电风险大小的重要决定因素。
电棍和电蚊拍的两级距离都比较短,其回路一般不包括心脏,这也是其无法致死的一个原因。
对电蚊拍来说,一般有三层网,前后两层疏网为一级,中间一层密网为另一极,蚊子透过疏网以后,在两极间形成一个突起,从而引发放电。
电池内阻随放电时间而增大,直到电池不能用。
并且,电流越大,内阻上升速度越大,当放电电流超过电池的理论放电电流时,电池内阻会急速上升。
一般来说,二次电池比一次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更强,内阻也更小。
比如说,AA电池中,镍镉电池的内阻常常在15毫欧以下,名牌镍氢电池的内阻在25毫欧以下,碱性电池在150上下,而碳性电池内阻则是碱性电池的几倍。
AAA电池的内阻大于AA电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