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05|回复: 36

关于自倒相推挽电路的一文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13:39:03 | |阅读模式
关于自倒相推挽电路的一文的思考
不久前,拜读husk2012先生的“6P1自倒相实验功放电路  ”一文的时候,开始对电路理解不深,对其工作原理颇多质疑,幸得husk2012先生不吝赐教,后又拜读先生的另几篇文章,方对这种自推挽电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在此致谢!图1是原文中的“6V6自倒相电路”。
6K4 推6P1自倒相.JPG

这种自倒相电路,日本人把它叫长尾电路是很有意思的。就是说,它和晶体管差动电路中的长尾电路相似。图2是晶体管的长尾差分放大电路。如果理解了晶体管的长尾电路的工作原理,也就理解了电子管长尾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bmp
这种长尾电路的工作原理有很多书籍中有详细论述,本文就不再浪费读者的时间了。图2-1的工作方式为双端输入一对相位相反的信号,从两管的集电极输出一对相位也是相反的放大了的信号。也就是说,这时长尾本身不起倒相的作用,倒相这一过程由前级完成。这点和胆功放的普通推挽方式是很相象的。
图2-2则称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长尾电路,它只有一个信号加在左管的基极和地之间,右管基极接地,输出则是两个相位相反的放大了的信号。显然这种电路可完成倒相的作用。晶体管的OTL电路,OCL电路,DC电路等,无不是用这种方式完成倒相功能的(变压器倒相的方式几乎被赶出Hi-Fi的阵地了)。
这两种电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共模信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对差模信号则有较大的放大能力。比如:推挽输出的屏极电源所含的残余交流份量便是一种共模信号,因此采用推挽输出可大大降低交流声。
用长尾电路完成倒相作用必须工作在线性区,两管对称性越好,失真便越小。据此可知:用长尾电路完成倒相不能工作在乙类。
让我们回到胆机的长尾倒相电路上来。若是用6SL7来完成倒相,这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因为它是电压放大级而非功放,绝不可能工作于乙类状态,所以用6SL7等双三极管组成长尾倒相电路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用6V6完成自倒相则必须有一个前提——它们一定是甲类推挽。如果乙类推挽也采用末级自倒相的方式则必然产生很大的失真!
如上所述,husk2012先生和我讨论(末级自倒相电路)时所说的提高效率一说便值得商榷了。
那么,作为甲类放大的6V6自倒相电路是不是就无存在意义了呢?当然不是这样。甲类推挽虽然没有提高效率,但是它可以抑制由电源来的交流声,可以抵消输出变压器中的直流磁通等。当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偶次谐波失真,但不及由前级完成倒相的电路。比如说由6SL7完成倒相,再由6V6推挽那效果肯定会更出色。而且6V6自身不完成倒相,也能工作在乙类或甲乙类状态,这样就可以既提高效率而又可减小偶次谐波失真。
作为胆机,低失真是第一位的,高的工作效率则是第二位的。若非如此,那众多烧友就简单的采用晶体管电路的OTL或OCL就足以够矣,甚至采用D类功放集成电路都行。又何必劳民伤财地装配胆机呢?
所以我说,如果要装胆机的话,为节省一区区的6SN7,由末级完成自倒相推挽是得不偿失的,由此使音质多少受损,实为不智之举。
另外,长尾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射极(或阴极)电阻的大小,此电阻阻值越大,则负反馈作用也越大,共模抑制比也越大,输出信号的失真就越小。但在胆机中阴极电阻是受阴极电流和栅极电压制约的,不是想大就大,想小就小的。
如果把电阻换成恒流源则可解决上述难题。以6V6为例,每个6V6(或6P1、6P6C)的阴极电流为45mA,栅极电压为-12.5V。可以设想采用胆石混用的方案,恒流源就用晶体管充任。其电路可初步构思如下:
d.bmp
当然,这个电路也必须工作在甲类状态。因为乙类工作状态下,两管叠加的阴极电流不是恒定的,所以加入晶体管恒流源也就失去意义了。
具体效果如何,最后还得通过搭出电路验证。不幸,本人一向染有君子之癖,动口时多,动手时少,这个设想也只能存档备案了。
     
发表于 2012-4-24 14:42:22 |
记下楼主的文章,便于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4:50:13 |
楚志涛 发表于 2012-4-24 14:42
记下楼主的文章,便于学习。

相互学习
     
发表于 2012-4-24 14:57:25 |
分析的不错,图3也不错。
     
发表于 2012-4-24 15:21:55 |
我是半吊子用些地方还不是太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9:45:05 |
进修 发表于 2012-4-24 14:57
分析的不错,图3也不错。

谢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9:46:17 |
硝化甘油 发表于 2012-4-24 15:21
我是半吊子用些地方还不是太明白

多看多交流就有进步.
发表于 2012-4-24 19:53:09 |
电子管推挽放大的帘栅倒相电路比这简单多啦,效率也高。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0:11:55 |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12-4-24 19:53
电子管推挽放大的帘栅倒相电路比这简单多啦,效率也高。

恐怕还是只能工作在甲类状态吧?
     
发表于 2012-4-24 20:31:34 |
《无线电》杂志1957年第七期,有一篇文章《介绍一种不用倒相管的推挽电路》可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1:52:43 |
本帖最后由 40后矿友 于 2012-4-24 21:59 编辑
白居不易 发表于 2012-4-24 20:31
《无线电》杂志1957年第七期,有一篇文章《介绍一种不用倒相管的推挽电路》可供参考。


我看看
看了该文,我认为这种自倒相方式只能工作于甲类.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发表于 2012-4-24 21:56:29 |
一个“秘诀”是 ,所谓长尾电路 ,他的“尾巴”电阻值越大,效果越好
     
发表于 2012-4-24 21:58:51 |
单端输入和双端输入起始电路状态不一样。
双端输入的 差分电路,平衡度要好些,因为两管都是同时工作在 共阴极(共射极)状态。而单端输入则不同,信号直接输入的那个管子工作在 共阴极状态,通过阴极电阻“尾巴”,耦合至 右面的那个管子的阴极,右面的管子工作在 共栅极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01:50 |
海河 发表于 2012-4-24 21:56
一个“秘诀”是 ,所谓长尾电路 ,他的“尾巴”电阻值越大,效果越好

确实是这样,所以我设想用恒流源电路代替定值电阻.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2:03:13 |
海河 发表于 2012-4-24 21:58
单端输入和双端输入起始电路状态不一样。
双端输入的 差分电路,平衡度要好些,因为两管都是同时工作在 共 ...

同意你的见解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7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