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台收音机制作于1956年,我那时还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那还是毛泽东的鼎盛时期。在毛泽东时代,崇尚的是“劳动人民”,知识分子虽然还没有沦落到文革时的臭老九的地位,但已学会自轻自贱,动则批判自己的小资思想。由此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正向的副作用”,学生的功课便不像如今抓得这么紧,中考、高考并非每个学生都要过的鬼门关,学生们就有相当富裕的课余空间,因此我也有了自已的一点私人爱好。我从小就喜欢动手做这做那,譬如折纸,做幻灯,望远镜模型等(都是纸糊篾扎的玩意,呵呵)。一次我在“中学生”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制作“矿石收音机”的文章,这篇简短的科普短文当时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时只有高知、高干的家庭才能拥有收音机,一台五灯电子管的收音机绝对像现在的一台法拉利跑车那样能让人肃然起敬。所以,能天天听收音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享受。我得说明一下,那时电台的节目真的十分丰富多彩,有侯宝林、郭启儒的相声,梅兰芳的霸王别姬,还有二胡笛子独奏等等(还有天气预报哦),同时绝对没有现在的电台的药品广告,因为上世纪50年代,人们的工资能买足一家老小的粮食就非常不容易了,绝对没有一分闲钱去买药品。
罗嗦了半天,仅仅只想说明一台收音机对当时人们的吸引力之大。矿石收音机是一种极简陋的收音机,它没有放大元件,也不用电,仅靠天线上接收的微弱电能工作,经过损耗尽可能小的变化,将这点微弱的电能转化为音频电流从一副耳机里放出来。当时,在武汉市这样的大城市里可以接收2~4个本地强力电台,其中湖北台最强,武汉二台在夜深人静时勉强能听清楚。不用电可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当时老百姓每月用电的预算坚决要控制在几角钱以下,仅供微光照明,一只15~25W的白炽灯就是那时的全部家用电器。
又扯远了,还是归到正题吧!先看看我的第一台收音机的电路图:
ANT是天线。用10~20米Φ0.15的线绞成49股,安装在离地4米以上的高处。这样一副天线,当时售价大概在10元左右,我那时身无分文,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8元1角钱,这可难坏俺了。幸好,我家住的是一栋老房子,有的地方曾经布过电源线,现已废弃不用,这使我大喜过望,连忙在身为小学生的弟弟的强力支援下,找来木梯,把这些宝贵的资源尽数收入囊中,去掉绝缘层,获得1mm以上直径的单股铜线十数米。我直到现在都感到奇怪,怎么这么珍贵的宝藏,竟沉睡屋中而无人问津?要知道,这些旧铜线整理后足可卖两三元钱呢!看来,那时的人民,说好听点叫淳朴;说得不客气就是缺乏经济头脑!闲话少说,获得此宝后,择定吉日(星期天是也),就把这十数米的宝贝小心翼翼的装到屋顶上去了,如果是现在的父母是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爬屋上树的,幸好那个时代的父母对孩子们看得马虎些,阿门。
E 是地线。要求用面积0.5平方米左右的金属板埋在地下深1米左右的地方。完全照这样的技术要求从事也不轻松,只好就在窗外的水泥地上挖了个小洞,找个退役的铁锅铲,用铜丝缠紧,埋在地下,为增加导电性,还浇了几瓢水,这算又攻克了一道工程兼技术难关。
剩下的事要稍微好办点,线圈L有成品卖,当时价格要1元左右,为节约计,我花了大洋4毛,在旧货市场买了一小卷漆包线,自己绕了个圆筒式线圈,直径45mm,高60~70mm,手工绕80匝,还留了几处抽头。
D是矿石机的检波元件,用得最多的是方铅矿的矿石,有成品卖。其中又有固定矿石和活动矿石之别,固定矿石价0.38元,活动矿石价0.51元。我毫无悬念的买了固定矿石,这又去了我几天的过早钱。单连可变电容C1是花5毛钱从同学手中买的二手货,而且是非标的,将就吧!固定电容C2只要几分钱还是角多,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一个容量为0.001微法的固定电容体积约有一节5号电池的一半大,质量是纸质的,也就是纸作绝缘材料,石蜡封装。
剩下最后一个零件耳机,与现在流行的耳机大不相同,外形有点像电脑用的头戴式耳机,但它是高阻抗的,直流电阻达2000欧姆,国产品的品牌货有“青年牌”耳机, 价格在6元以上。这对我们穷时代穷家庭出身的穷学生就好像如今的房价一样昂贵,我差点就等闲愁白了少年头。不知是冥冥中注定我这辈子要和无线电结下不解之缘还是怎么的,偏巧就有个救星解了我的围。原来我有个姑母,教师的干活,又单身无后,视我们子侄如己出,平时就三不知给点零用钱我们,如今见我的科学家之路受阻,于是慨然出手,将一副价值不菲的青年牌耳机送到我手上。这下,我真是万事俱备,连东风也不欠了。
制作过程是艰难的,电烙铁那是专业工具,我这初入道的学生当然没有,只好操火烙铁焊接。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把矿石收音机的全部零件装配完毕。接上天线地线,再把耳机插到接线柱的小孔。转动可变电容器,终于听到了湖北台的播音声。我那时的心情,就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一样激动,一家人围着耳机听个没完没了,一直折腾到深夜……
现在能提供给各位的也就只有一张按当时画法的电路图了,制作矿石机的古董元件早在几十年前就魂兮杳杳了,也没有那件对我来说具有划时代感意义的作品的照片,因为照相机同样是一件高等华人才有的奢侈品,只好请各位原谅了,爱们梭锐!
补充内容 (2012-5-3 17:55):
感谢yydz加分
补充内容 (2012-5-3 18:39):
后面还有一篇"我的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在电子管技术区.我的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fromuid=102353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