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张部长

发几张老收录机照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8: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号角 发表于 2012-4-6 15:13
欣赏了.!!!!!!!!!!!

给朋友找出夏普GF---700Z系列中不常见的金黄色机器

   GF----700Z  G  型

QQ截图20120409222427.jpg QQ截图20120409222448.jpg QQ截图201204092225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07: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一次看到.确实不错.谢谢.真是收藏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07: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客的张部长 ,你会友满论坛的,我是个初级发烧友,经常在论坛里看到你,感觉你很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9 16: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过瘾,张部长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15: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2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国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15: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买的第一台收录机是飞利浦 ar108 1983年10月份 给我哥上大学学英语。这台机器是全塑料机芯,全自停。2003年搬家时塑料机芯全酥了,扔了。羡慕楼主的收录机,问一下:啥时候开个收录机博览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15: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九十年代的机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15: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还有UV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2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气势磅礴,令人震撼,然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张部长为此所付出的心血,谢谢您了,您所做的一切,不光是今天您对它们的拥有,而是您用全身心对这段历史和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代能在明天也能看到这这光辉灿烂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30 00: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部长 发表于 2012-4-10 00:12
真知卓见

你我知音

仅代表个人看法也说两句,就全当和收录机达人谈收录机的收藏与发展。
看了部长的收录机收藏首先是震惊,秉承以一种业余爱好只为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却把这项专一收藏做到如此强大实在难得,在继续看下去又是部长的为人深深感染了我,处处洋溢着好客、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出热情大方,以诚相待每一位网友是真正以实际落实了和谐,个人认为这些非常值得我们多数网友学习。
说起录音机的发展自从丹麦电话工程师波尔逊1898年发明了人类史上第一架录音机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时间了,,,,,,此处省略一万字。而我国直到70年代未才开始流行(盒式录音机),那时只有法院、科研单位、学校工厂等大单位才能买起,80年代初陆续开始普及到家庭,从刚开始单声道两喇叭,到后来的立体声6喇叭以及小型化、人性化等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此处在省略五千字。有了收录机没有磁带还等于是台收音机,因为那时的音源比较紧缺,空白带供不应求,因为有需求,所以一时间又兴起了互相拷贝热,,,,,,此处又省略一千字。
看了部长这么多高端的日系机没见一台国产机,不知是另有原因还是怎么的,也许只是个人情怀吧,也不是我固执的爱国,喜欢国货,在说了,我不爱国爱什么? 我个人觉得上海录音器材厂、上海电声器材厂,上无二厂、三厂,南无厂等等生产的收录机也很多值得收藏的,不管从生产量的多少决定收藏的价值,还是从实际使用中证明,她的频响、信噪比、带速误差、失真等等一系列技术指标都不次于日系机,比如早期采用分立原件全褚管的内磁喇叭单声道上海L316,熊猫L02、众声、葵花、春蕾、飞乐等小型机,中国的三洋9994——红灯2L1410立体声调频调幅收录机,以及我国第一台准双卡,从单卡过渡双卡的美多6941立体声调频收录机,,,,,,此处省略无数字。当然,如追求音和质还是考虑德国、瑞士机,如完全说收藏的价值那还是考虑存储声音的载音体是使用钢丝的,不是钢丝的起码也得是使用牛皮纸质或醋酸纤维带基的机器。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是出于另外的情怀收藏日系机就另说,如从收藏的价值来说我认为价值不大,据日本资料显示:1968年日本生产收音机40万台,1969年800万台,1970年是1400万台,1980年占全世界生产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多,普及到我国是80年后了,生产量占全世界生产总量的多少大家可想而知。不过我一直不相信小日本会把使用220电压的机器做的多么好,当然我也承认自己离不开小日本,不收藏不代表不使用,我也有时听听我的三洋9994K,以及夏普就是就是(94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30 0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军 于 2012-4-30 00:34 编辑

那时的收录机以及磁带的宣传海报也值得收藏,我记得那时是看着宣传海报模仿他们的样子学唱他们的歌,以及放磁带的配套设施,飞利浦1962年的磁带也应收藏点,因为那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2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兜 发表于 2012-4-29 15:20
我家买的第一台收录机是飞利浦 ar108 1983年10月份 给我哥上大学学英语。这台机器是全塑料机芯,全自停。20 ...

谢谢您的关注.
这些日子一有时间就在家找PHILIPS---108这部收录机,
好圆您的怀旧梦,
暂时没有找到,
先上个PHILIPS---198采排一下:
QQ截图20120608212158.png QQ截图20120608212124.png QQ截图20120608212220.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2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喇叭 发表于 2012-4-11 07:41
好客的张部长 ,你会友满论坛的,我是个初级发烧友,经常在论坛里看到你,感觉你很厚道,

谢谢,
为您发一组夏普图照:
GF---6060
GF---6161
GF---6262
GF---6363
QQ截图20120608111119.png QQ截图20120608111143.png QQ截图2012060811120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0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佩服这些有心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