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延安沧桑

保养一下我的老相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4: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摄影师不一定就要拥有徕卡,但凡是对摄影略通一二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徕卡相机。对于徕卡迷们来说,它已不是简单的作为一个品牌相机存在,而是近乎某种信仰,某种潜藏于内心梦想般的追求。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取美妙瞬间的理想工具,而是一种生于心底的倾慕和神往。 说它好的是声情井茂,说它不好的也是振振有辞,以至有时失去了一些真实感。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也许是因为我的影响爱上了徕卡,但是可怜的他每个月的工作都必须如数上交,包括奖金和额外的收入他老婆都了如指掌。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他还是一个月一百两百的节约了5年多终于买了个一万多的二手M6机身,但是有了机身还没有镜头啊?于是他每天工作下班后就是看这个机身,还不得让老婆发现这个照相机,不然会质问从哪里来的?晚上他把这个机身放在自己的枕头下,就是半夜起来去个卫生间也要看一下,(想想什么时间可以买到镜头),更给他坚定了买镜头的信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5: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延安沧桑


    楼主罪孽深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12: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起来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1: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yangjs0720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7 0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摄影师不一定就要拥有徕卡,但凡是对摄影略通一二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徕卡相机。对于徕卡迷 ...
延安沧桑 发表于 2012-1-19 14:06

  楼主好手艺!

  多年前,曾经有过拥有莱卡相机的梦想;如今,这个意愿并不强烈,原因挺简单——————虽说天价机器与平价机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过,对于拍摄者而言,平价的仿莱卡旁轴相机,亦可给予人们拍摄、把玩的乐趣。。。 同情你的朋友! 建议他退而求其次:寻觅一只廉价的前苏联/俄罗斯旁轴相机镜头、再购一只转接环,即可拍摄。苏联/俄罗斯镜头出片尚好!烧友们若有兴趣,欢迎观看本人使用老毛子器材拍摄的试机、试镜片:
http://www.color4life.net/bbs/showtopic.aspx?topicid=45
《试用卓尔基6型旁轴相机 》

http://www.color4life.net/bbs/showtopic.aspx?topicid=950&forumpage=1
《基辅—IV型旁轴相机与试机片》

http://www.color4life.net/bbs/showtopic.aspx?topicid=955&forumpage=2
《试用卓尔基C型旁轴相机+尤比杰尔-8镜头“扫街”》

。。。。。。

欢迎各位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1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小凳子静静地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23: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0 04: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延安沧桑


    久慕   神器         久慕   神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16: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有人自己把莱卡相机拆开来保养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平时也就是拿块软布擦拭一下外表而已,拆开来保养想都没想过,今天算开眼了所以也是想着自己动手拆开一台看看,如果“延安沧桑 ”师傅看到顶贴内容不知可否指点一二,免得拆开来装不回去了..........................谢谢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16: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自己都可以保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1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水 发表于 2012-1-16 15:47
回复 25# 延安沧桑

    惭愧啊,我在这里卖弄撞见资深高人了 百灵821曾是梦寐以求的,无奈买不到,两年后 ...

这个德国老镜头就是好!不信你装在数码相机上用同焦距的自动头试试!分辨率色彩绝对好于现在的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19: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安沧桑 发表于 2012-1-16 15:26
还要学习
    说实在的,德国徕卡照相机吹过了头的不是我国,真正的是日本,而且据资 ...

这个不一定是吹的,我看过资料介绍说德国制造镜头的光学玻璃从熔化到固态足足要用一年的时间,每天降一点点温度,主要把玻璃里肉眼看不见的气泡赶走,所以德头就通透,就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2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镜头玻璃退火据说一天一炉,德国是300天一炉,保养的是神机M3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1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乃一代名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6 23: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器材是“槛外人”,但是德国的相机包括其它光学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是一流的,就连大名鼎鼎的哈苏相机用的也是卡尔蔡司镜头。楼主那“毒物”更是器材烧友的梦中情人,特别是那只“白头”楼主要藏好呀,小心打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