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木头lw

用固态硬盘的数据还是要及时备份啊 不然就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chipset009 发表于 2025-5-2 12:18
恢复就是个笑话,很多卖机械的JS以此忽悠不懂的人入坑机械。多备份几份是条路,如果真到恢复那一步,基本 ...

说的太绝对;固态故障很少是什么逻辑故障,都是电荷存储出现问题,用逻辑根本就解决不了,基本存储逻辑乱了,逻辑链条都断了,还解决什么?磁盘如果不是存有数据的扇面损坏,数据就有恢复的希望。也确实存在你说的低级修复商忽悠用户的情况,但只是说明他们根本就不懂技术,瞎胡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ason4752 发表于 2025-5-4 09:27
说的太绝对;固态故障很少是什么逻辑故障,都是电荷存储出现问题,用逻辑根本就解决不了,基本存储逻辑乱 ...

我猜说详细一点就没异议了…

如果到了硬件故障需要恢复那一步,基本就没戏了。不论机械还是固态都是3K起价,到底能恢复多少数据没人知道。花那个价钱去修都不如多平时买几块盘备份,几千块钱恢复是个正常市场价。

如果大量数据要备份,机械适合长期存放而且相对便宜,备份后放仓库。机械不适合一直通电,耗电大和磨损以及意外断电都是问题。固态刚好相反,通电不写入没磨损,耗电低,但长期不通电会丢数据,这个长期有多长依赖于盘的质量,长的十年八年,大部分质量好的固态都能做到,短的则很可怕,可能就一两个月,例如历史上的Intel 530用了漏电王海力士MLC颗粒和希捷主控,Intel贴标签而已,好在凡是申请售后的,Intel全额退款了。但是机械就保证不出质量问题吗?早期希捷固件问题,导致变砖的不知道有多少。再如西数绿盘,极少遇到抗用的,正常用不了几年就坏。

大量数据备份放仓库就机械,例如企业里项目数据要保留5年,5年后销毁。企业级SSD不是不行,而是那价格一般接受不了。更早则是刻光盘,一屋子一屋子的全光盘,太占地方,报废时用车往外拉,报废还得一笔钱。

对于个人而言,没多少数据(反正我连1T都装不满),SSD就行了,读写还快,耗电还少。个人数据多的,那就大容量机械当仓库盘呗,毕竟便宜,备份完毕放一边,别磕碰就行。

说到底,其实是钱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g1trk 发表于 2025-5-2 13:23
回帖写了一大堆,审核未通过

算了算,多年下来积累的数据,再算上2份备份,不包含电影电视剧这 ...

你这种情况就买两块大叠瓦最划算,如果大容量U2 SSD那得用万来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笔记本是两块硬盘,一块128G固态装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是C盘;
另一块1T的机械盘装在光驱位,存放我自己产生的各种文件,以及电子书籍等,是D盘。
C盘不管它,系统混乱了重新装就是,D盘的文件不定期的备份在另一块3.5寸的机械盘上。
因此,我自己产生的文件、电子书,就有两份。
下载的音乐、电影、电视等文件,再用其它的3.5寸的机械盘装,由于太多,没有备份,即便丢失了还可以在网上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JuncoJet 发表于 2025-4-30 11:15
U盘 SD卡 固态盘都这样
超过3个月以上,40度温度,就会丢数据
商用产品,比如intel的SSD都会相关数据

如intel的SSD都会相关数据


都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bg1trk 发表于 2025-5-2 13:23
回帖写了一大堆,审核未通过

算了算,多年下来积累的数据,再算上2份备份,不包含电影电视剧这 ...

30T的数据,厉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chipset009 发表于 2025-5-4 11:23
你这种情况就买两块大叠瓦最划算,如果大容量U2 SSD那得用万来算。


确实,现在是两块16T氦气盘做主力,NAS、冷备各用一块。其余像电影之类不太重要的,就用以前淘汰的2-3T的盘。还有一些500G、1T的盘,只要不坏,就拷进部分数据做备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峰 发表于 2025-5-4 11:49
30T的数据,厉害啊。


看上去夸张,这是三份备份的总数据量,数据本身其实是10个多T。

各种程序安装包、镜像,各计算机的系统备份,大约1T。
把纸质照片和录像带做了数字化,自八九十年代开始积累的私人照片、录像,大概2T。
自己玩DIY、干私活积累的数据,大概1T。
以前工作中累积的大概20年的各种新闻素材,大概2个多T。
十多年来单位自制的各种远程视频课件素材,大概3个T。

以上林林总总大概10个多T,分布在各个计算机中算一份,NAS里有个总备份算一份,离线冷备份又10T再算一份,三份总量30多T。
这还没算好几T的电影、电视剧啥的,这部分数据不怎么重要,NAS里扔一份随时用电视在线看,陆陆续续淘汰的硬盘里再留一份冷备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姐姐们住哪里才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峰 发表于 2025-5-4 11:46
如intel的SSD都会相关数据

Intel 的SSD都是服务器上使用的
必然详细参数说明,规避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JuncoJet 发表于 2025-5-4 15:12
Intel 的SSD都是服务器上使用的
必然详细参数说明,规避风险

我是说,Intel的SSD都会相关数据是啥意思,此处的这个会怎么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5 16: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