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大家好,许久未到,只因正事缠身。闲话少叙下面进入正题。
最近因公事需要,寻一款超高摆率运放。找到了几个型号,如LM6172,LM7372,发现他们共有一种非差分对的电路结构,如下图:
窃以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负反馈是从发射极注入的。这一点和CFB结构很像。但是为了避免CFB结构的缺陷(主要存在于反馈路径),又使用了一个buffer来进行跟随,提高负输入端阻抗。
至于为啥它的摆率极高,我想是因为没有了差分对的尾电流源的电流上限限制,因此对高阻抗节点(如电流镜的里端)充放电速度更快。
我在想,不知此种运放的应用是否能够完全代替普通差分对输入运放。例如,在有些应用下,前馈路径存在反相电路,此时需要把大环负反馈的注入点从(-)位置改为(+)位置。此时电路是否会发生些微妙的变化,需要做些更改才能工作(虽然我的应用不是这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