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6|回复: 10

PAl制彩电的解码原理已经记不得了,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 15:2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只知道色同同信号、隔行倒相、延时90度、加法器等几个概念了,至于工作原理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记得早年有个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电路图,能把电路图解码的工作原理看的非常熟,哪个晶体管,哪个中周电感、哪种信号的来龙去脉都理解的很透
发表于 2025-2-2 15: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的:我国的彩电制式当年一直称:暂定为PAL-D/K ,为什么是“暂定”,因为PAL制是德国发明的有专利,当年我们如果正式宣布用PAL制式,生产每台彩电就要向德国支付专利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5: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CRT电视机淘汰了,白炽灯淘汰了,电源保险管又不值钱,为何要自寻烦恼去研究相关问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23/7=X=? 发表于 2025-2-2 15:41
听说的:我国的彩电制式当年一直称:暂定为PAL-D/K ,为什么是“暂定”,因为PAL制是德国发明的有专利,当 ...

专利也是有保护期限的,不是永久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23/7=X=? 发表于 2025-2-2 15:41
听说的:我国的彩电制式当年一直称:暂定为PAL-D/K ,为什么是“暂定”,因为PAL制是德国发明的有专利,当 ...

PAL制式彩电的发明
背景介绍
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制式是一种用于彩色电视广播的信号标准,它通过交替改变每个像素的颜色信息来实现色彩还原。PAL制式是在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制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解决NTSC制式在色彩还原上的某些问题,特别是在不同光源条件下色彩漂移的问题2。
关键人物:Peter Goldmark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PAL制式是由哪位具体人物发明的,但可以确定的是,PAL制式的发展与匈牙利裔美国工程师Peter Goldmark的工作密切相关。Goldmark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发了一种名为"Compatible Color"的彩色电视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旋转的三色滤光轮来分离和重现颜色。尽管这一系统最终未能成为国际标准,但它对PAL制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
PAL制式的正式提出
PAL制式是由英国工程师Hans von Oehsen(也被称为Harold Engineering)在1962年提出的。Oehsen的工作解决了NTSC制式在色彩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通过引入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ion by Line)技术来减少色彩失真。PAL制式很快被欧洲多个国家采纳,并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用PAL制是有一个小插曲的。我发了个帖子说这个“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海旺 发表于 2025-2-2 18:28
PAL制式彩电的发明
背景介绍
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制式是一种用于彩色电视广播的信号标准,它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彩色电视攻关连队一方面加快试播设备的研制和改进,一方面对彩色电视制式进行选择和研究。在攻关之初,国家提出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究出我们自己的制式。四大会战区都在制式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研制出了四十多种制式方案参与了交流会。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制式都没能克服当时世界上三种主流制式(日本的NTSC制,欧洲的PAL制及前苏联的SECAM制)的固有缺陷。1972年10月,顾德仁教授代表我校参加了我国组成的彩色电视制式赴欧洲考察团,详细考察比较了PAL及SECAM两种彩色电视制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随后的全国彩色电视制式研讨会上,有学者直接宣布采用“换相制”作为国家制式,顾教授以求实务真的科研精神,据理力争,以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周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换相制”不过是PAL制的简单转向。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选定了PAL制式作为国家规定的暂行制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为了加快试播台的建设,1972年12月8日,“四川彩色电视试播台安装调试领导小组”成立,顾德仁教授担任了领导小组的顾问。领导小组决定我省彩色电视1973年5月1日在成电进行开路实验,10月1日在成都电视台试播。为了赶制试播台建设所需的彩色电视设备,彩色电视攻关小组日夜奋战,加班加点,“自行设计,自行加工,自行安装,自行调试,苦干巧干,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解决了一个个的技术问题”,不断调试改进彩色电视设备质量,终于于1973年5月1日顺利进行了开路实验。随后,为了确保十一试播,彩色电视攻关连队又投入了紧张的安装和联机调试工作中。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有的同志为尽快调试好设备,废寝忘食地日夜坚持在机房调机;有的同志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同志连续工作几个月不休假。”在攻关连队的连续奋战和多方的积极支持下,1973年10月1日,如期在成都电视台进行了彩色电视试播,播出反响良好,广大人民群众终于观看到了中国人自己的彩色电视图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立元件  PAl制彩电的解码原理  最详细具体的解读见上海电视一厂编纂的《彩色电视机》十六开本 上下两册。

中国PAL制式彩电的开发背景与顾德仁教授的角色
PAL制式的国际背景x
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彩色电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美国在1954年已经采用了与黑白电视兼容的NTSC制式2。随后,苏联和法国在1967年采用了调频技术传送色度信号的SECAM制式,而西德在同一时期则采用了逐行倒相技术的PAL制式。这三种制式(NTSC、PAL、SECAM)成为了世界上的主要彩色电视制式2。

中国的彩电技术攻关
在中国,彩色电视技术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国家组织了“彩电大会战”,旨在研究、制定中国的彩色电视制式,并开发、研制相应的彩色电视设备,包括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等1。这次大会战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展开,成都会战选定在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因为该校早在1958年就已经设立了电视专业,并拥有一批从事电视技术研究的专家1。

顾德仁教授的贡献
顾德仁教授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是中国第一批从事电视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彩电大会战”期间,他担任了中西部地区十四省彩电研制攻关组的技术总负责人,领导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2。特别是在制式的选择上,顾德仁教授带领团队对多种制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最终选择了PAL制式作为中国的国家标准12。

结论
因此,可以说顾德仁教授并非PAL制式的发明者,而是中国在选择和推广PAL制式方面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导者。他的工作对于中国彩色电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中国电视事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凑个热闹,79年四机部颁发彩电国产化试制任务,机型为东芝四片机,IC由无锡生产,分14”和22”两种屏幕,因为咸阳已引进彩管生产线,此试制结果因后续各地引进彩电生产线而夭折,为消化无锡厂生产的大量IC,后续又开发了黑白机TA系列机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4: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学的电视原理是北师大老师教的
考了91分,当年北京的通过率不到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