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唐师三百手

广西人说普通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 14: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始皇统一国家,没统一语言的后遗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2: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汨清泉 发表于 2025-2-2 12:17
因为现在的所有老师,都是经过【普通话】考级的,如果你的普通话不过关,就没有资格当老师,这就是你说的 ...

说的很有道理。我小时候老师教我的一些词字和现在的读音都不一样。比如说翅膀,那时教的就是读“支旁”,后来我到单位后吃鸡翅时常被同事笑话说吃“鸡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0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hgb 发表于 2025-2-2 22:23
说的很有道理。我小时候老师教我的一些词字和现在的读音都不一样。比如说翅膀,那时教的就是读“支旁”, ...

省会城市老师普通话也一样不标准,我上中学时化学老师就把“氢氧化钠”念成“氢氧化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口音肯定有的,因为现在普通话不知道以什么地方的最为标准。都接的接近北京话以及远离口音大的和远离自己的地方的语言口音就标准。或者说听不出是哪一个地方口音的为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dali3301 发表于 2025-2-3 09:55
省会城市老师普通话也一样不标准,我上中学时化学老师就把“氢氧化钠”念成“氢氧化辣”

这是民族语言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读音不标准。说明你的这位化学老师一定是来自湖南、或者与湖南交界、而且比较偏僻的山村,因为自小没有得到良好的语言发音指导,湖南话的口音很重,所以直到成年,这种发音的方式已经固化,说话时【n、l】不分,因此【钠 na 】会读成【钠 la】,而且【老刘】他会说成【老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5-2-3 10:05
口音肯定有的,因为现在普通话不知道以什么地方的最为标准。都接的接近北京话以及远离口音大的和远离自己的 ...

现在标准普通话的规定,是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读音为标准的,普通话过级考试就是以此为参考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问老前辈,有没有学过汉语拼音之前的注音?如果用“注音”读出来的口音和“拼音”读出来的口音有差别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慢半拍 发表于 2025-2-2 08:44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撞死四只鸡,,,,

看这个发音,应该是从小说壮话的人;习惯说壮话的人说普通话的特点是【g、k】不分;比方习惯说壮话的人由于发音的方式不同,会把【口舌】说成【狗蛇】的语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缘2023 发表于 2025-2-3 10:11
想问问老前辈,有没有学过汉语拼音之前的注音?如果用“注音”读出来的口音和“拼音”读出来的口音有差别吗 ...

这个问题已经比较深化了,这与现在的普通话发音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据一些语言学家有证据的考证,现在的广东粤语倒是很接近古老时候的中原一带的语音。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查一查,用汉语言保存了几百年的【注音】给自己熟悉的字注音,读一读就会有体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个10多年前在凤凰卫视看到的周有光的一个访谈。有三个趣事。
1:汉语拼音原来有2个(还是3个)版本,交给最高领导决定用现在这个。
2:周有光和一个姓丘(邱)?的人谈起汉语方案,这“qiu”反对用“q”作为他的姓的声母,因为鲁迅的“阿Q”的原因,周有光说英国女皇英文开头也是“Q”。
3:下放57干校期间,一天在草原走路,有几万只大雁头顶飞过,突然有一只大雁怪叫一声,几万只大雁同时拉屎,同行人满头都沾了大雁的,,,,。当时只有他戴有草帽,没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汨清泉 发表于 2025-2-3 10:25
这个问题已经比较深化了,这与现在的普通话发音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据一些语言学家有证据的考证,现在的 ...

应该不是,前段时间,有视频说台湾有的地方还是用注音的。不是几百年前的。好像是民国期间创立的。我现在看也不会看。新华字典还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汨清泉 于 2025-2-3 12:21 编辑

这是在网上搜来的资料,给你参考。从这些资料可以证实,我的看法没有错,因为古老的民族是必须为自己的独特文字找到能够传承的读音方式,没有拼读方式的文字是无法走下去的。所以,注音的来源是很古老的。不过,用什么符号来注音,甚至走到成熟的程度,也许会是后代人逐渐完善的。
【36拼音图谱就不上传了,有兴趣的你去网上找一找,应该不难。】

古代

为了给汉字注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直音”法和“反切”法。

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汉字的读音。如:“毕,音必。”

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给一个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

三十六字母

唐朝的守温和尚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发现声母有三十来个,就用三十个字去代表声母,发明了“不芳并明……”三十个“字母”。后来,宋朝人增添至三十六个,称为三十六字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出生地在广西柳州市,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对广西普通话有些体会。
广西以黎塘为界,黎塘以北大多说桂柳话,属于北方语系,说的普通话为柳普,有很重的桂柳话的口音。柳普说京津(Jong,,Jin ),资之(zi,zhi)。瓷吃(ci,chi),丝诗(si,shi)是不分的,基本上是一个发音。
黎塘以南包括玉林,博白,容县等桂东地区大多说白话,属于粤语区,说的普通话为南普。由于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南普有很重的壮语口音,简称夹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3 11: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夹壮的人片和便也是不分的,市井传说领导到广西视察,吃西瓜时地方领导对上级领导说,你吃大便,我吃小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4 0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汨清泉 发表于 2025-2-3 10:06
这是民族语言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读音不标准。说明你的这位化学老师一定是来自湖南、或者与湖南交界、而且比 ...

你说的湖南话老刘念成老牛,很可能那位湖南人是学普通话学错了,实际上湖南人是不管老刘还是老牛,一概都念成老刘的音。
再说个类似的,老妈单位以前有位老刘,单位学习的时候发言,说了个老婆鞋子留下笑话。实际上他是要说老婆孩子,长沙话鞋子的发音和孩子同音,他觉得开会发言要尽量讲普通话,结果就把孩子按鞋子的普通话发音给“纠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