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31 2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那个时代的教育对你的影响颇深。
我在中学时是语文课代表,很多课文至今记忆尤新。
“一面”讲的是一个普通工人,骑自行车下班路上一不小心闯入了快行线,结果一辆红旗轿车嘎一生停住了,司机下来关切地的问:“同志,伤到没有...”,这时候帘子刷一下拉开了,总理那慈祥的面容映入了我的眼帘...主人公的衬衫被刮破,受了点皮外伤,被送到医院。再后来总理打电话问候,还买了一件崭新的的确良衬衫寄给主人公... 主人公各种感动,因为总理日理万机还不忘给一个普通工人打电话问候。
总理是76年去世的,如果是真的,那个年代普通工人家里怎么可能装的起电话?再者,领导要去哪不都得戒严嘛,怎么可能刮到草民?
故事就是故事,有虚构成分也很正常。搞文学的那些人绝大多数头脑逻辑能力弱,有漏洞再正常不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