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8-17 21:5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T4S301 于 2024-8-17 22:32 编辑
俺眼中的6楼电路原理: R2两端电压为零,被测电池电压全部降落在R1产生电流i,i被PMOS共栅形成current buffer全部流经R3形成以地为参考的电压。电路电压增益R3/R1。这个电路除了缺偏置外挺巧妙,比楼主新发帖的电路巧妙。
说巧因为这个设计用电流作为变量。R1可视为跨导,输入电压输出电流。运放级+PMOS视为电流放大器,低阻输入高阻输出,电流放大器gain error由运放的input bias current + input offset viltage + open loop gain决定因而选购场管输入精密运放即可实现高精度测量。R3可视为跨阻,输入电流输出电压。
利用电流完成电平的搬移,不必受运放减法电路的共模限制影响。只要运放正输入端给到合理的偏置(输入电压不改变运放共模工作点)。
常见的运放+四电阻构成的减法器,正端输入电压会影响运放的共模电压。
限制此电路动态范围的几乎只有PMOS的Vgs,因此可以选用低Vgs(th)型号如罗姆RU1C001ZP。这颗小电流PMOS的低漏-源、漏-栅寄生电容特性亦允许用户在R3上并联大电容(如100nF)限制输出节点带宽以降低噪声。大电容也可缓解开关电容采样ADC(大多数现代低速ADC)前端的开关电荷噪声效应。
至于楼主说这颗运放工作在非线性,我不认同。运放输出驱动PMOS,PMOS再驱动运放反相输入端,形式与运放构成电压跟随器无异。一般负反馈环闭合的运放,我们认为它在线性状态。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