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播电视学校有两位老师,都是从电台、电视台的技术部门调来的。他们分别上的都是基础和电路方面的课:电工原理、无线电技术基础之类。让学生觉得有点奇怪的是,这两个老师对作业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计算三个10欧姆电阻的并联,一个老师要求算到小数后的六位,另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算到3.33欧姆就行了。
学生问后一个老师,怎么可以把后面的小数都省了?他说“你们用万用表量一下买回来的电阻,有哪一个是真正和标称值一样的?厂家都明说,误差是5%嘛。误差1%的是精密电阻了,价格贵多了,广播电台用不着的,普通元器件就行。”
打听一下,前一个老师是某某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后一个老师是某某工学院无线电系毕业的。也就是说,一个是理科,另一个是工科。
理科生特别认真,不会随便“忽略”某些数值,特别是公式里的某些项。事事争取做到完美。
工科生总是有点“偷懒”:想办法化繁为简。比如他们认为大多数人的耳朵对5%的失真是听不出来的,于是他们设计的机器把失真控制到3%就心满意足,不再努力了。
理科生喜欢寻根问底,在故障面前先把原因分析透再说。工科生往往是试这试那,故障排除了再分析,有的甚至连分析也不做了。
我不知道坛里的朋友是“理”多还是“工”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