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7-18 12: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24-7-18 12:38 编辑
别想的太复杂,这就是把运放接成差分放大进行平衡--非平衡转换。
搭了个仿真,按下图说:
单看U1A,就是个差分放大器,将输入的平衡信号转换为非平衡信号。输入端是与后端电路地无关的平衡信号,输出端呈现出来的就是对地电平这种非平衡信号了。
再加上运放是单电源供电,差分信号的负半周被削掉,输出就是正半周的馒头波。
加入U1B后,其输出与U1A反相,输出的是负半周反相后的馒头波。
正是因为存在反相这个操作,U1A有输出时U1B输出被拉到地,即此时U1B的输出端是接地的。这会把U1A的输出经过R11、R12进行1/2分压,万用表测量值是U1A输出值的1/2。
仿真结果也是这样,上图中,棕色线是U1A的输出,绿色线是1/2分压后的值。图上U1A输出峰值约1V,万用变测量点峰值约500mV。
接入电容平滑滤波后,输出的直流电压约为峰值的0.707倍,350mV左右。仿真值为345mV,没毛病。
综合起来看,两个接成差分放大的运放利用单电源供电的特性,分别“摘”出平衡输入信号的一个半周并在输出转换为非平衡信号。两个半周各经1/2分压后合成一串馒头波(到这类似于理想二极管整流),这串馒头波再经电容滤波,输出的就是相当于这串馒头波有效值的直流电平了。
测量这个直流电平的幅值,即可得到输入端平衡交流信号的有效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