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24-7-20 12:41 编辑
变压器改成PQ2625的,频率做到100KHZ,输出绕组圈数增加一倍.TL431电压调到24V,电流环调到10A保护(因为白光启动瞬间电流太大,以免电流环保护.
把次级线径减小到50%,圈数增加到200%,然后TL431供电部分电阻增大到200%,取样上电阻增大到200%.UC3842第3脚电流反馈电阻减小到50%.其它不用动。
从原理图上看UC3842的2脚接地,这种模式光耦反馈信号是改变误差放大器的增益,从而改变6脚输出的占空比。
这种改变增益的方法对比传统改变输入电压的方法,有什么优势的地方呢。
这样跳过UC3842内部运放工作,由后级TL431内部运放反馈从而控制前级,这样的工作状态很稳定也很容易调整,如果用经典的方式,TL431运放和UC3842内部运放同时工作,灵敏度太高从而极难调试到一个合适的稳定工作状态,就算调到一个临时稳定的状态,跟据时间的延长,比如几个月以后电容量的变化和其它元件的微小质变,都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又要再调,这样很麻烦。
同样是在2脚接地的方案中,楼主的光耦副边取样电压,是取自UC3842第七脚的电源电压。也有人是取自UC3842第八脚的基准电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