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苏南小衢

先打雷后下雨-----突发奇想准备做一对对比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3 17: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4-6-23 15:19
电感量大即低音浓郁下潜深,但也受喇叭限制,一定的口径只能还原一定量的低音,不可能超越,我觉得低 ...

分析的有道理,匝数多电感量就大些但漏感随之也增加了又影响了高频,所以高低兼顾一下较好或根据自己喜好偏向一端也无可厚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3 1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我的实践,感觉海版的3夹三的绕法低音效果非常好,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变压器等效电路中内阻下降。耦合增加漏磁减少有关。特别是最里面反绕的一层初级,增加的十分合理与巧妙,在没有增加多少初次间电容的情况下,漏感与内阻减小了不少。再加上Z走线,进一步减小的电容,提升了高频端响应频率。感觉与用新方法绕的输出变压器,与买的变压器和自己以前绕的输出变压器相比,性能相差太远。目前在绕第3对单端输出,把几个大的管子输出都换下来。
    说了一点自己装机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3 20: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南小衢 发表于 2024-6-23 11:02
海版好!
  不可否认,舆论这个东西非常重要!
  兔公子的一句话:“这就是我需要的推挽声音”,让我买 ...


您好。
我之所以公布所谓的“三夹三”绕法,
实际到今天的初衷和立意都没有变,就是在工艺和效果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更适合业余条件下大家自制,不特别增加难度,不需要很蹊跷的材料,就能初步达到“发烧”的性能。

如果以为追求性能为目标,我以前跟别的地方老烧友请教过,日本桥本的高端牛,都用六夹五的结构,层层垫特氟龙,用改造的数控车床绕制。对于业余条件来说,工艺和制作难度比较大。
我也曾经费力试过六夹五结构,漏感确实低,基本都个位数字。但是这么复杂的绕组,半个月手工做不了一个,近视增加好几度,没有必要。此三夹三绕法能大致达到80%-85% 六夹五复杂绕法的性能指标,这已经可以了。 毕竟说到头来,咱们难以听见18K赫兹以上的声音。
   还有一点,我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在EI铁芯上能达到很好性能的 推挽牛绕法。所以有朋友问我,我都推荐他们用CD铁芯双线包的推挽牛,就是伦达那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3 20:4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绕是怎么绕?把始、末端对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3 2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bqian55 于 2024-6-23 21:46 编辑
HD711 发表于 2024-6-23 20:42
反绕是怎么绕?把始、末端对调吗?


先正绕第一个绕组,绕完后吧线包反180度装回。然后在上面正常绕线即可。接线时头尾注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21: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河 发表于 2024-6-23 20:23
您好。
我之所以公布所谓的“三夹三”绕法,
实际到今天的初衷和立意都没有变,就是在工 ...

懂海版的教诲,谢谢了!
   我用改良兔公子的绕法绕的牛颇感满意,指的是我个人的纵向比较而言,不具广义。以前我绕推挽牛只是生搬硬套,所以出来的声音几乎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和乐趣。虽然试绕过mm2,STR, 等多种绕法,但都难配胃口,这次抱着玩的心态试绕兔公子的並联初级,通过调整初级匝数,终于比较如愿,静思过程,常规初级一般3000匝左右,而初级並联后,只需2400匝其低音己足够,原理不懂,但实效的确如此,更加满意的是,在低音微量的变化下(增减初级匝数),可以使人声定位在个人喜欢的位置,当然常规绕法肯定也行,只是我没有尝试而已。至于日牛在6夹5的条件下,漏感在个位数,这个我信,分层越多漏感越小,但做到分层越多而初次电容並不显著增加这一点,恐怕不是我们业余小白所能想象的。所以我玩机的准则,从来都是纵向比较,否信心全无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3 2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711 于 2024-6-23 23:33 编辑
qbqian55 发表于 2024-6-23 21:44
先正绕第一个绕组,绕完后吧线包反180度装回。然后在上面正常绕线即可。接线时头尾注意一下

正绕是起端在内圈末端在外圈,反绕则是起端在外末端在内,是这个意思吗?

为什么只第一层反绕,层层正、反怎么样?反绕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0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6-23 23:13
正绕是起端在内圈末端在外圈,反绕则是起端在外末端在内,是这个意思吗?

为什么只第一层反绕,层层正 ...

主要是减少初级与次级的电压差,分布电容不仅看距离远近,还看两者之间的电压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06: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兄点赞
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07: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庐 发表于 2024-6-24 06:59
为老兄点赞
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哈哈哈,谢谢鼓励,没事折腾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0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绕好牛,多绕牛多积累,需要丰富的细节处理能力和经验,是考量耐心和毅力的体力活。
每次绕完对比测试:铜阻、电感量、漏感、分布电容,如有条件上频谱仪总结经验,分析得失。
下图是六夹五架构,目标要求:低铜阻、电感量/漏感比1W、分布电容≤800P。

微信图片_20240624082445.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yjgzhjin2008 发表于 2024-6-24 08:51
想绕好牛,多绕牛多积累,需要丰富的细节处理能力和经验,是考量耐心和毅力的体力活。
每次绕完对比测试: ...

完美!比厂家的还要好几倍!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11: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yjgzhjin2008 发表于 2024-6-24 08:51
想绕好牛,多绕牛多积累,需要丰富的细节处理能力和经验,是考量耐心和毅力的体力活。
每次绕完对比测试: ...

6夹5能做到800P绝对是个神话 一个空气联就有300+P,你输出牛初次接触面要比空气联大得多、紧密得多吧,难道你用的介质比空气还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11: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做到800Px5就很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24 1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HD711 发表于 2024-6-24 11:51
6夹5能做到800P绝对是个神话 一个空气联就有300+P,你输出牛初次接触面要比空气联大得多、紧密得多吧 ...

空气联?呵呵,你这么一说确实有些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