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26|回复: 28

学习进修的6N1-6P1小单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1 12: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修老师是矿坛让我敬佩的高手之一,以前发帖频繁,电路层出不穷,给学习胆机电路的我们带来极大的帮助,大概有几年没见发帖了,怀念中。在这个电路中,270K电阻既是电压级的屏极负载电阻,又是末级的屏栅反馈电阻,又有直藕的优势,整个电路确实达到了最简的效果。同时,经过仔细核算电路的工作点和增益,输入灵敏度在0.5Vrms左右,已经非常实用。看跟帖,有烧友建议换6N3,有建议换6N2的,有建议末级换6P15的,等等,要知道,这个电路,电压级的管子内阻,和功率级管子的增益,都影响着反馈的深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元件的改动,可能全盘的性能就有明显的改变,可不是轻易能换件的。这几天烈日炎炎,躲在家里避暑,没事儿可以琢磨一下,深刻学习领会。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6-11 1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简单的电路,可能调试起来越复杂,很多元件都是“身兼数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1 12: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6P1的屏极是热端,怎么能做6N1的屏极电源呢?全反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1 14: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学习一下,找不到原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边兜风 发表于 2024-6-11 14:04
想学习一下,找不到原帖了。。

原帖我也找不到,只是看到别的坛友发出来这张图,有兴趣琢磨一下。
这张图的末级阴极电阻耗电不少,已经跟某些直热管的阴极电阻热量一样。究其原因,其实还是来自于直藕,如果取消直藕,改成电容耦合,阴极电位就没必要抬这么高,阴极电阻的功耗就会降低不少。再说了,直藕跟电容耦合相比,对于3W级别的小单端,感觉必要性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1 16: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挺简易的,缺点是前级一旦不工作,一会六屁一就嗝屁了另外那阴极电阻要用功率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1 16: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k2 发表于 2024-6-11 16:30
这个电路挺简易的,缺点是前级一旦不工作,一会六屁一就嗝屁了另外那阴极电阻要用功率大的

所以我建议还是改回到电容耦合,末级的电压降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1 1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jupeter 发表于 2024-6-11 16:34
所以我建议还是改回到电容耦合,末级的电压降下来。

赞同,两个声道最简就加三只电阻,三只电容,就把六屁一从火炉上撤下来了,安全得多,必竞两只6P1现在也要五六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2 09: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似简单的电路,调试起来令人吐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3 00:0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少点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3 15: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变形的简易STC超三电路。只不过是由270K线性电阻代替了原STC电路的那个恒流源控制的屏栅负反馈电压管罢了。即STC超三电路是用一个非线性的电子管元件插入屏栅间进行局部的深度电压负反馈以获得电路的低内阻高阻尼输出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3 2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误入白虎堂 于 2024-6-13 21:23 编辑

      看起来就是一个简化的超三电路,用一个线性270K电阻代替了原版超三,即由恒流源控制的屏栅全电压负反馈电压管。
      在功率管屏栅反馈中插入一个非线性电压管元件,可因其局部的深度全电压负反馈而获得输出的超线性低内阻输出特性,从而改变了音频的低频因内阻增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4 1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jupeter 发表于 2024-6-11 16:34
所以我建议还是改回到电容耦合,末级的电压降下来。

完全赞同院长见解。
在满足设计初衷的情况下,能用电容耦合,就尽量不直耦。
直耦电路,眼看着信号畅通无阻,实际上在焊机和调试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徒增加难度。
曾做过一个FU17推挽电路,原图推动级和电压级就是直耦,本坛里的朋友调试不过,发给我,我就改成电容耦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4 1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河 发表于 2024-6-14 10:50
完全赞同院长见解。
在满足设计初衷的情况下,能用电容耦合,就尽量不直耦。
直耦电路,眼看着信号畅通 ...

这个电路我当时做过,声音不是一般的差,调试的时候还烧过管,最后不得已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16:3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藕电路不能轻易拔插管子,否则易烧管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2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