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6 22: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锡疫
锡疫是一种物理现象,发生在锡从白锡(β-Sn)转变为灰锡(α-Sn)的过程中。这种转变通常在低温下发生,特别是在13.2℃以下时,锡的结晶点阵会重新排列,原子之间的空隙加大,形成灰锡。灰锡失去了金属特性,成为一种半导体,并且会在不同结晶点阵之间的接触处产生内应力,导致金属锡碎裂成粉末。12
锡疫的发生不仅限于单个锡制品,它还具有“传染性”。一块完好的金属锡板一旦接触到灰锡粉末,即使是一点点也会被“传染”,最终全部变成粉末状的灰锡。这种现象类似于瘟疫的传播,因此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锡疫”。4
为了防止锡疫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仓库中保管锡锭时,保温应高于12℃(若保管期在1个月以内)或20℃(若保管期在1个月以上)。在寒冷的冬季,最好不要运输锡。如果锡已经转变成灰锡而变成粉末,可以通过重熔的方式复原。此外,在锡中加入锑或铋可以防止锡的退化,促进锡的延展性。12
现在,人们已经了解了锡的性质,并采取措施防止锡疫的发生。例如,在寒冷的地区不使用锡做的容器或用锡焊接容器,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