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ustone

哪些名人是从小学编程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2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adio988931 发表于 2024-6-4 19:21
我只知道盖茨和林纳斯

Linus一般业内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08: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C++ Primer差了不止一个档位吧。如果变成英语的,放到国际层面,就算免费送,又会有几个人要?
PS:书卖得好是因为当时担任信息部主任,哪个高校敢不用?用久了就习惯了,尤其学校那帮老师,就会那么一丁点东西,多少年都不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ustone 发表于 2024-6-4 19:05
汇编还不牛?为啥叫2.13,后来啥步子大了?

上世纪80年代,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提出要开发汉字系统,严援朝主动请缨,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汉字系统CCDOS。严援朝觉得这个集体劳动成果,不但没有在软件封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还把源代码公开了。在开源的基础上演化出许多版本,比如金山CCDOS、晓君CCDOS等。吴晓君是在CCDOS2.1的基础上开发的,经过几次版本迭代,2.13版最有名。这哥们儿赚了不少钱,把全部家当投进去开发3.13和语音识别技术。以现在的眼光看,两个系统必然失败姑且不说ucdos后来居上,windows95出来后ucdos也完蛋了。至于语音识别技术,在当时太超前了。。。

补充内容 (2024-6-5 12:25):
第四机械工业部,也就是后来的电子工业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1: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DOS 是 Tim Paterson 编写的。Paterson 最初开发的 DOS 版本被称为 QDOS ,后来被 Microsoft 收购并改名为 MS-DOS。Bill Gates 和 Paul Allen 开发了 Microsoft BASI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年学习C语言用的就是谭浩强的教材,当时是唯一的中文书籍,现在看来过时而已,说有很多错误有点不公平,写书那时C语言标准还不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2: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jimtien 发表于 2024-6-5 11:52
我当年学习C语言用的就是谭浩强的教材,当时是唯一的中文书籍,现在看来过时而已,说有很多错误有点不公平 ...

唉,是真不懂,还是心里没点数?
C89, C94, C99, C2011, C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wenjunlin1979 发表于 2024-6-4 19:57
我上学时的教材就是谭浩强的,当时觉得还不错。工作后再看他的教材,就像是刚拿了驾照就当教练。。。

作为大众性的知识普及教育,他的书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作为专业性的技术教育,我觉得他的书不太理想,虽然我上学也是用的他教材。
似乎他的书,和很多教材一样,讲不到根本上去,这么讲那么讲,使用各种复杂语法的汉语语言,就无法描述本质问题。有些问题讲不明白,类似于“就是这样,你这么用就行”,比如他书中的“指针”,我上学就没学明白。后来自己用指针才知道,哪是什么指针难学,就是书里的介绍方式难于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luosifu 发表于 2024-6-5 12:48
作为大众性的知识普及教育,他的书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作为专业性的技术教育,我觉得他的书不太理想,虽 ...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比如华成英、童诗白写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算起比较好的教材了,锁相环、差放、仪放这些东西就没有从根上说明白。国内其他模电教材可能还不如这本。所有书上直流放大电路都说能做差分放大,然后引出运放。仪放部分对电阻误差的影响只字不提,让人觉得三个运放组合起来就能差分放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6-5 13:21 编辑
luosifu 发表于 2024-6-5 12:48
作为大众性的知识普及教育,他的书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作为专业性的技术教育,我觉得他的书不太理想,虽 ...



所以说有时候不是知识难懂,是写书的人给搞复杂了,指针的概念本身就解释的很清楚了:“存放地址的变量”,这很难理解吗?非要解释成“指向某个变量”的玩意儿,越绕越远 ,再或者就是以一个深入理解者的角度去度量一个入门者的思维逻辑。

教学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先给人一个直观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好能够联系到现实中的东西,然后再来讲其中的逻辑关系,就像同样一个PID原理,国内大多数教材就会照本宣科,画几个框框,一堆传递公式,看完一头雾水,国外很多书就会用一个生动的“漏水的水箱”或者“行驶的汽车”来举例子,非常让人有代入感,因为绝大部分人的正常思维逻辑是,看到一个东西,不会先研究“为什么”,而是先想“能干什么”

当然不是说老外就没有我们这种晦涩难懂的书,而是那些很少能流入我们这里,备受我们推崇的,大多数是那些写的深入浅出的书,语言生动幽默,还举各种非常形象的例子,我比较喜欢这样的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4-6-5 13:05
所以说有时候不是知识难懂,是写书的人给搞复杂了,指针的概念本身就解释的很清楚了:“存放地址的变 ...

没办法,写书的教练都是拿了驾照后从来没上路来过车的。他能把车开走,考核也能通过还是高分。可是让他真开车,不是翻车就是开沟里。所以只能照本宣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6-5 13:28 编辑
wenjunlin1979 发表于 2024-6-5 13:20
没办法,写书的教练都是拿了驾照后从来没上路来过车的。他能把车开走,考核也能通过还是高分。可是让他真 ...



最典型的是数学教材,就拿知名度很高的傅里叶变换来说,国内教科书就是先说“周期函数可以分解为多个余弦/正弦函数的组合”,然后公式一贴,然后告诉你这么算、那么算就好了,学生看的一头雾水:“这什么鬼玩意儿?有什么用?多个余弦/正弦怎么组合的?”,想不明白就只能死记硬背,所以毕业走入社会,依然不会用,因为没理解。

国外很多教材就生动的多了,尤其是现在油管上很多科普类视频,把这些知识给你讲的非常生动形象,整个变化过程都动态可见,你看了以后马上就能理解关键之处,再辅以公式推理学习,很快就能掌握,我只能说在教学方法这方面,国内还是过于死板和僵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4-6-5 13:27
最典型的是数学教材,就拿知名度很高的傅里叶变换来说,国内教科书就是先说“周期函数可以分解为多个 ...

信号与系统是重灾区,国外也是。不过国外名家多,总体还是比国内好一些。
你有没有发现,上学的时候,那些不擅长动手鼓捣电路却擅长做题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信号与系统学的都比较好。我说的好是指会做题,成绩好。擅长鼓捣电路的,基本都学得不太好。然后后者遇到一个实际应用中问题跟前者讨论,前者一脸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wenjunlin1979 发表于 2024-6-5 13:42
信号与系统是重灾区,国外也是。不过国外名家多,总体还是比国内好一些。
你有没有发现,上学的时候,那 ...



是的,上学的时候学的没那么好,很大原因是太枯燥,静不下那个心去研究,等走上社会遇到实际问题后,反向再去读理论,往往能结合实际问题而快速突破,我就是这样的,上学的时候有实操、设计类的课分数都比较高,这些理论课也就马马虎虎,大多数是工作后遇到问题又拿起书再学的 ,我觉得这时候反倒学起来轻松很多,很多时候有种焕然大悟的感觉 ,我们那些当年理论课门门90多的女同学(也有男同学),基本都转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3: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4-6-5 13:27
最典型的是数学教材,就拿知名度很高的傅里叶变换来说,国内教科书就是先说“周期函数可以分解为多个 ...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考研的同学都说郑君里的好。可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讲,本人不以为然。

国内有两本本人看过的还算比较好,一本是张小虹的《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另一本是江志红的《深入浅出数字信号处理》。国外的有一本看过觉得不错的lyons的《数字信号处理》,还有一本《实用数字信号处理-从原理到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5 14: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chipset009 发表于 2024-6-5 12:37
唉,是真不懂,还是心里没点数?
C89, C94, C99, C2011, C2018...

C 标准虽然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C++那是已经看不懂了
C++ 14之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