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2 17: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地了解了一下MM2的绕法,就是在初级的位置和分层一定之下,在缝隙处夹绕次级。次级的不同阻抗采取并绕串接的方式获得。例如,你要多个次级抽头,那就先算好8欧的匝数,例如是80匝。如果是初级3夹次级2的结构,那每段是40匝。如果你在绕8欧次级线的同时,增加5股更细的线同时并绕,最后头尾串联,就得到80+80+80+80+80+80的次级抽头,阻抗分别是8欧-32欧-72欧-128欧-200-288欧。同样的道理,你如果只需要8欧-32欧-300欧,那就先算好8欧的匝数,并一股再串是32欧的,300欧剩余的匝数算出,分成两部分,在次级每段绕完8-32后当即在那一层绕300欧的细线。基本就这样。
这样的绕法,虽然确保了总体的3+2的结构没变,每个次级的抽头也全部满足耦合度的不变,但毕竟次级存在并绕的情况,8欧时的耦合度肯定不如纯8欧不带32欧和300欧时的耦合度。不过要达到兼容的目的这也是难以避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