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jlabcd

我沉淀下来的老货(三):3英寸和5英寸软磁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8 0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2 07: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3 10: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Y陶石 于 2024-2-13 10:36 编辑

    因为遇到几乎灭顶的重大挫折,我与社会脱节了,什么东西都落后主流好几年,包括注册QQ,购买电脑, 上淘宝,玩wei信。今生做过最正确的一件事可能是2002年花去3千块钱组装了一台电脑,815+赛扬II+128M+40G+16X CDROM,配了一只二手的3.5寸软驱和一盒MAXELL新盘片。那时每月有稳定的千把块钱收入,业余时间充裕,很快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到2014年安装了6M联通宽带,进入了网络时代,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路也越走越宽。处理掉第一台电脑时,卸下了CPU做为留念。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4 2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年也用过5寸、3.5寸软盘,不过留下来的很少。
我收藏有一些不常见的软盘和驱动器,8寸软盘也收藏了一些,大部分还是全新的。8寸软盘国内少见,国外还是能找到的,全新的也有。8寸软驱我也有两个,还没研究好怎么用。
我的网站上展示了一些我收藏的老硬件和老软件,8寸软盘在这里 https://www.t-cpu.com/floppy-disk.htm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5 0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年学电脑的时候,刚开始淘汰五寸软盘,学校的电脑上还有五寸软驱,但已经不给我们用了,而是给我们用1.44M的3寸盘练习DOS命令了。我学电脑后第二年买了电脑。电脑配置是1.44M软驱,后来为了用diskcopy时更方便,又添加了一个软驱。复制磁盘时不用在一个软驱中换盘。当时觉得这样可牛了。哪里会想到今天软驱被汰淘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07: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wfs2005 发表于 2024-2-24 23:42
我当年也用过5寸、3.5寸软盘,不过留下来的很少。
我收藏有一些不常见的软盘和驱动器,8寸软盘也收藏了一 ...

         我刚学习电脑时8英寸软盘已经被淘汰了,主流软盘是5英寸的和3的英寸的。我第一台电脑是联想的台式机,标准配置就带这两种软驱。
         您的网站我刚才看了,很不错,看到那些软盘觉得很亲切,普通当年的感觉一样。
         谢谢您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0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货交易员 发表于 2024-2-25 00:16
我当年学电脑的时候,刚开始淘汰五寸软盘,学校的电脑上还有五寸软驱,但已经不给我们用了,而是给我们用1. ...

         现在技术发展确实很快,说是日新月异也不为过,谁能想到,电脑当年可是非常昂贵的设备,结果没用几年就很快地普及开开,现在家里有台电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还有那些家用电器,如收录机等都被淘汰了。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谢谢您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5 12: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当年电话线拨号上网时,猫发出的“吱吱嘎嘎”的拨号音,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13: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radio66 发表于 2024-2-25 12:54
想起当年电话线拨号上网时,猫发出的“吱吱嘎嘎”的拨号音,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那个年代网络设备和技术都落后,不仅上网速度慢,更要命的是电话线连网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是单一操作,互相影响,确实不方便。

       我家在当地是第一个在家中连网的(这个当地联通有记载),当时我还被电信部门应邀给有上网的个人和单位讲课,大意是连网的好处和方便等内容,结果在一周内竟然有几十户要求上网。电信部门高兴了,主动给我免费上条电话线(那时安装一条电话线价格也不低),鼓励我多上网。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上网费是每小时15元,按当年工资收入计算,真可谓是价格不菲。因为当时对网络有极高的兴趣,所以每个月都不少钱,其中有个月居然超过了千元。这着实吓了我一跳,以后就减少了上网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那个时候的“猫”叫声音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亲切的,虽然网速只有三十多千B,但毕竟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当年的一系列操作也为今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谢谢您的关注和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5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收藏一台5.25寸软驱,应该是没有用过的,保护卡纸还在里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5 2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藤花园 发表于 2024-2-25 16:41
我收藏一台5.25寸软驱,应该是没有用过的,保护卡纸还在里面。

5.25寸软驱在搬动时,要插卡纸,是为了保护磁头,避免因撞击而损坏。
另外在DOS系统下,关机前还要执行一个命令,使硬盘磁头着陆在安全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6 00: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adio66 发表于 2024-2-25 20:31
5.25寸软驱在搬动时,要插卡纸,是为了保护磁头,避免因撞击而损坏。
另外在DOS系统下,关机前还要执行 ...

       您说的执行PARK命令当年有很多人都忽视了,因此造成的磁头受损情况也是存在的(早期DOS版本),不过后期高版本的DOS系统对此做了很大的改进。
       谢谢您的回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8: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了一遍这个帖子,想到了一个数1.4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9 15: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jlabcd 发表于 2024-2-1 22:03
我还有一台中华学习机,后期购买的,是“486”型号的,现在仍然能运行。
        现在这东西放 ...

486型号的中华学习机能发个图片欣赏下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21: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FU-23SJ 发表于 2024-2-28 18:41
又看了一遍这个帖子,想到了一个数1.44

       1.44MB当年是容量最大的软盘了,这是那个年代3英寸软盘容量的标准配置(容量),所以刚刚玩电脑的人对这个数字都不陌生。还有5英寸软盘的1.2MB。
        这些都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现在看这个容量太小了,存储个文本文件还可以,连一张手机照片都存不下。1997年我购买的第一台联想品牌电脑,其内存是8MB的(当时流行的4MB内存),硬盘是420MB的,当年也属于“大硬盘”。现在的技术发展真快,动不动就是几个T,甚至上百T的容量。
      谢谢您的鼓励和回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06: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