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78|回复: 17

资料:中国第一台收音机(电子管/晶体管 进口晶体管/国产晶体管 非量产/量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6 13: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ustmexx 于 2024-1-26 13:31 编辑

1952 年,国营南京无线电厂利用美国 rca 牌 56x 型收音机的余料,配以少量国产元件,组装生产了红星牌 501 型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台品牌收音机。
1953 年,在“红星 501”的基础上,利用南京电子管厂研发出来的产品,南京无线电厂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的电子管收音机——红星牌 502 型电子管五灯中短波超外差式收音机,结束了中国收音机依靠进口散件装配的历史。
1958 年 3 月 11 日,上海宏音无线电器材厂工程师张元震同志领导的试制小组,与天和电化厂等 9 家工厂以及上海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共同协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机内装有 7 支体积极小的半导体晶体管,50 多种零件都是特制的超小型的。以 3 节手电筒里用的干电池作电源,可以延续收音四五百个小时。该机为便携式 7 晶体管中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木质外壳,带提手,整机尺寸为 270 毫米×160 毫米×92 毫米。1958 年 3 月 16 日,《人民日报》图文报道了新中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台晶体管收音机,所有 50 多种零件均实现小型化,但是,其中所使用的 7 只三极管和 2 只二极管全部是国外产品,并非国产化晶体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海宏音电讯器材厂于 1958 年 3 月 11 日成功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实际上并没有量产,因为最关键的晶体管并非国产,而是进口。由此,新中国半导体和电子工业开始对“国产化晶体管”收音机进行了技术攻关。。。而最先拔得头筹的是哈尔滨,其次是上海。 1958 年,哈尔
滨新生开关厂从一机部电机科学研究院得到了 0.2 克锗单晶片,由工程师何德和同志负责,参照国外工艺技术开始研制锗二、三极管。仅用 38 天时间,在 9 月 28 日,哈尔滨新生开关厂研制组就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用自制小型元器件装配的中波超外差式袖珍半导体收音机,首批共试制样机8 台,向 1958 年国庆节献礼,样机由陈副总理出国访问时使用。国庆节后,哈尔滨新生开关厂向公安部、国家科委作了汇报,受到鼓励,要求进一步完善,提高质量。经过一年的筹备,1959 年末投入批量生产,但是产品被定名为“松花江牌”—601 型半导体收音机。
1958 年 8 月,上海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试制成功第一只上海本地产锗二极管和锗三极管。随后,上海无线电器材厂采用这批上海本地产的锗晶体管,于 1959 年国庆 10周年前夕组装出“美多牌”ST2—1—1 型半导体收音机并小批量供应市场。
ST2—1—1 型半导体收音机,为便携式 7 管中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上海无线电器材厂直接批量生产了 300 台并投放市场,根据国际惯例,这属于规模量产,所以,“美多牌”ST2—1—1 型为第一款首次实现了国产晶体管收音机的商品化之量产产品。而哈尔滨方面的松花江牌-601 第一次仅仅生产 8 台,并不属于商业化的量产。
链接: ht删除tps://pan.bai删除du.com/s/1J7kpsqFz_Hivwg0C1UeCeQ 提取码: just   删除链接两处“删除”
2023-07-31 005509.jpg
2023-07-31 005532.jpg
135634kh9zzxfqu7iufe9y.jpg
135638h9e2m9pd5hz93epd.jpg
111.png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1-26 14: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bis 发表于 2024-1-26 14:08
这种非原创技术,说什么第一真没有意思,都是搞笑来的。

你有什么原创技术给我们看看,见识一下啥叫真有意思。就算没有什么原创,你也可以搞笑来个敢叫“中国第一台”的电子作品发表一下让坛友们开开眼。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1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恐怕从娘肚子里生下来不光会跑还会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容易,那时候,能生产出来收音机,都是极大的科技进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dts 于 2024-1-26 16:12 编辑
bis 发表于 2024-1-26 15:38
说了你又不懂。


虽然我才疏学浅,什么都不懂,可是论坛内有能懂的人,能称人家当年是“搞笑的”肯定是当今国际水平的电子高手,不妨也露一手"原创“也让大家看看。

也不用让你来给科普,说个“题目”吓唬一下我们也行。
动不动就人家素质差,就凭你这三言两语,咋没有看出你的素质高到哪里?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09: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bis 发表于 2024-1-26 15:38
我懂的技术,说了你又不懂,我从来不对素质太差的人科普。

国外已经有了的技术,无非就是拿过来时间 ...

此君高人,无线电通信及民用收音机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后有日本人登峰造极,你是不是要把你的高论对日本人说一遍?不是原创没有意思没有第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14: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19: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bis 发表于 2024-1-27 19:04
这个孩子是你跟你老婆生的,你可以光荣的宣布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子,我祝福你。

但是你偷偷摸摸到别人家 ...

你在偷换概念,说着,说着就下道了,现在是文明社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当年第一彩电产量,普通用户以为能自产,吾等垃圾佬知道,实际用的也是别人芯片,三片机,单片机。
现在各种家电手机,号称自研,吾等垃圾佬知道,实际是别人芯片IP授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2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起来中国第一台声音机,
应该是三千年前的大商朝 纣王时期。
那时候有个叫顺风耳的

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21: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njun5557 于 2024-1-26 21:58 编辑

这台国产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是仿索尼TR-72收音机(生产于1955年)。TR-72内部图片——

nimg.ws.126_看图王.jpg

除了改变了空气可变电容器与开关电位器旋钮的方向外,其他元器件的布局基本一致。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0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第一台”——1952年之前的歷史全部刪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09:0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4-1-27 08:29
“中國第一台”——1952年之前的歷史全部刪除了?!

资料来源于网络 纯粹分享 如有不足可以增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09: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24-1-26 21:55
这台国产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是仿索尼TR-72收音机(生产于1955年)。TR-72内部图片——

云盘里两份doc提及TR72  索尼55年底推出TR72  没有查到华北无线电联合厂仿造的时间 欢迎增补信息
3941AF1F-E6BF-4B0F-AC1C-0201476EC4EB.png
6947E7C6-8220-4205-8B51-FF4A20F077BB.jpeg
C53071B7-63A5-46B4-A72F-6D3DE14946DD.jpeg
27AC8429-AC43-4A8B-84EC-EAABC5DA1A64.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7 1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