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ustmexx 于 2024-1-26 13:31 编辑
1952 年,国营南京无线电厂利用美国 rca 牌 56x 型收音机的余料,配以少量国产元件,组装生产了红星牌 501 型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台品牌收音机。
1953 年,在“红星 501”的基础上,利用南京电子管厂研发出来的产品,南京无线电厂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的电子管收音机——红星牌 502 型电子管五灯中短波超外差式收音机,结束了中国收音机依靠进口散件装配的历史。
1958 年 3 月 11 日,上海宏音无线电器材厂工程师张元震同志领导的试制小组,与天和电化厂等 9 家工厂以及上海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共同协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机内装有 7 支体积极小的半导体晶体管,50 多种零件都是特制的超小型的。以 3 节手电筒里用的干电池作电源,可以延续收音四五百个小时。该机为便携式 7 晶体管中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木质外壳,带提手,整机尺寸为 270 毫米×160 毫米×92 毫米。1958 年 3 月 16 日,《人民日报》图文报道了新中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台晶体管收音机,所有 50 多种零件均实现小型化,但是,其中所使用的 7 只三极管和 2 只二极管全部是国外产品,并非国产化晶体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上海宏音电讯器材厂于 1958 年 3 月 11 日成功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实际上并没有量产,因为最关键的晶体管并非国产,而是进口。由此,新中国半导体和电子工业开始对“国产化晶体管”收音机进行了技术攻关。。。而最先拔得头筹的是哈尔滨,其次是上海。 1958 年,哈尔
滨新生开关厂从一机部电机科学研究院得到了 0.2 克锗单晶片,由工程师何德和同志负责,参照国外工艺技术开始研制锗二、三极管。仅用 38 天时间,在 9 月 28 日,哈尔滨新生开关厂研制组就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用自制小型元器件装配的中波超外差式袖珍半导体收音机,首批共试制样机8 台,向 1958 年国庆节献礼,样机由陈副总理出国访问时使用。国庆节后,哈尔滨新生开关厂向公安部、国家科委作了汇报,受到鼓励,要求进一步完善,提高质量。经过一年的筹备,1959 年末投入批量生产,但是产品被定名为“松花江牌”—601 型半导体收音机。
1958 年 8 月,上海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试制成功第一只上海本地产锗二极管和锗三极管。随后,上海无线电器材厂采用这批上海本地产的锗晶体管,于 1959 年国庆 10周年前夕组装出“美多牌”ST2—1—1 型半导体收音机并小批量供应市场。
ST2—1—1 型半导体收音机,为便携式 7 管中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上海无线电器材厂直接批量生产了 300 台并投放市场,根据国际惯例,这属于规模量产,所以,“美多牌”ST2—1—1 型为第一款首次实现了国产晶体管收音机的商品化之量产产品。而哈尔滨方面的松花江牌-601 第一次仅仅生产 8 台,并不属于商业化的量产。
链接: ht删除tps://pan.bai删除du.com/s/1J7kpsqFz_Hivwg0C1UeCeQ 提取码: just 删除链接两处“删除”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