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6|回复: 20

60年代住在这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6 17: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上的截图,2000年从电视塔上看杭州,箭头所指就是我60年代住过的地方,当时这里是郊区,还有生产大队,河对岸是一片农田,河中是一道拦河坝,上游通中河,中河通西湖,下游通运河,两河落差达两米,所以有拦河坝,上游的水几乎与河岸齐平,下游水面与河岸高差达2米,晚上那坝顶落水声震耳,住久了也慢慢习惯了。现在这里是妥妥的市中心了,当然这些房子也都拆迁了

67还是68年武斗,国家派飞机空投一捆捆的传单,对面那农田里落下好多,我跑去捡了几个。

IMG_20230816_152413.jp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8-16 17: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叫:仓河下,那个拦水坝还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17: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上游还有木排通过拦河坝运向下游,木排是用骑马钉连接的,过坝时大部木排过坝顶时,没过坝的后面部分因重力会翘起来,受力不匀骑马钉会拔起飞向天空,等木排过完,我们就下河摸骑马钉,摸起来的骑马钉与挑货郎担的换糖吃。

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上游几乎不与外部水系通航,那些木排不知是从哪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17: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ge 于 2023-8-16 17:20 编辑
太行山上的老納 发表于 2023-8-16 17:13
现在叫:仓河下,那个拦水坝还在的


那时叫木庵,现在叫木庵小区,相传以前这里有个尼姑庵。仓河下是图片坐下角往南方向的一条小巷(图片上西左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6 1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行山上的老納 于 2023-8-16 17:57 编辑
maxge 发表于 2023-8-16 17:16
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上游几乎不与外部水系通航,那些木排不知是从哪来的。
...


中河跟东河是互通的,在浙报后面的长运路有河道连接,中河是直通木材厂和钱塘江的,那些木排都是木材厂放出来的,通过中河~东河~大运河运送到其它地方,节约大量运输成本。
顺便说下:最早东河在凤山门这里也是跟中河交汇相通的,后来城市改造填埋了凤山门到河坊街这一段(地下涵洞还是相通的),所以河坊街东面这个地方叫“断河头”。另外杭州木材厂的木材来源基本上都是通过钱塘江放木排来的,只有极少量是火车运输。80年代时江边还有木材厂专用码头。说起专用码头,原来武林门的杭州炼油厂,杭汽发,都在运河边有自己的专用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18: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行山上的老納 发表于 2023-8-16 17:47
中河跟东河是互通的,在浙报后面的长运路有河道连接,中河是直通木材厂和钱塘江的,那些木排都是木材厂 ...

现在叫长运路,以前就叫木庵,门牌号码是木庵多少多少号。确实我刚才想了下,上游木材来源唯一可能是钱塘江通过中河,只是那时没去实地看过中河通钱塘江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6 18: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去过,只有照片上还能找到些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6 18: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主这帖有点感慨时光的消逝,转眼就是一甲子过去矣,那张图还能带来不少回忆唤起一些念想吧。60多年下来“物换星移”,城市的面貌变化巨大老房子被拆迁了也是可以想象,俺早几年曾去60年代居住过的旧地探访,只见到半截记忆中的院墙和院墙外一幢老屋的部分墙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1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xzx010 发表于 2023-8-16 18:30
90年代去过,只有照片上还能找到些记忆

你90年代去过杭州还是图片上的地方?图片上河道已是整治过了,以前的河道河水黑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18: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tyt722 发表于 2023-8-16 18:32
看楼主这帖有点感慨时光的消逝,转眼就是一甲子过去矣,那张图还能带来不少回忆唤起一些念想吧。60多年下来 ...

是啊!时光过得太快了,60年代图片右上角还有残存的城墙,我们爬上去登高望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6 18: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maxge 发表于 2023-8-16 18:37
你90年代去过杭州还是图片上的地方?图片上河道已是整治过了,以前的河道河水黑臭。

只是去过杭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6 18: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老照片,在档案馆不一定能查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6 22: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maxge 发表于 2023-8-16 17:16
那时上游还有木排通过拦河坝运向下游,木排是用骑马钉连接的,过坝时大部木排过坝顶时,没过坝的后面部分因 ...

楼主应该比我年纪大些,
到七十年代初、中期,中河还有许多的木排、竹排
我记得73年末大冬天,我与一个同学在竹排上玩
在走二个竹排之间的一、二根竹梢头时失撇,
下半身落水。。。。。
说起这个翻坝,我在杭氧工作时的一位吴姓同事的爸爸就是翻坝的工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5: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箫音 发表于 2023-8-16 22:28
楼主应该比我年纪大些,
到七十年代初、中期,中河还有许多的木排、竹排
我记得73年末大冬天,我与一个 ...

我57年的,这个拦河坝,一半是钢丝绳牵引的过坝车轨道,一半是闸门,上游河水一半从轨道斜坡流下去,一半从闸门上面翻过,就像瀑布水声轰鸣,到晚上夜深人静时特别响,时间久了就成了催眠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7: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飞机空投传单是67年夏天,我跟我哥回我哥学校,我哥那时上初中,学校里学生都在卷传单,内容都是复课闹革命,每卷估计有半斤重,学生们都说这是要空投的,不想几天后真空投了,捡传单那天傍晚,隔壁大叔一家在门口吃饭,我煞有介事地说我亲眼看到一个人手伸出来扔传单,实际上那飞机确实飞得很低,但看到人绝对是瞎说 ,大叔也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看到了?哦。这大叔是环卫处吸粪车抱吸粪管的,吸粪车两个人,一个司机,一个抱吸粪管,那时这属于苦力活,这大叔如果还活着该90岁了,属于事业单位退休,退休工资也该有万元以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5 1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