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6 16: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的有点落伍了,这是《无线电》1957年第7期刊登的“新型的功率放大级——丁类放大器“。此时中国还没有晶体管,世界上也是电子管为主。
中型以上的低频放大器的末级,常采用甲乙类甚至乙类放大。但是效率不超过60%到70%。而30%到40%的电力是白白地消耗在电子管中了。
本文介绍的丁类放大器,就是利用脉冲技术来提高效率的一种新的放大器的设计。丁类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如图1的方块图所示。把要放大的低频信号先输入普通音频电压放大器1,经放大后在变换器2中将由对称脉冲发生器3送来的两个对称脉冲加以宽度调制。调制后的脉冲送入末级放大级4,在放大级4中,一方面将调宽脉冲放大,另方面又将它重新变成音频信号输出。正因为末级输入是脉冲信号,故它的屏流导角很小,可获得很高的效率。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