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0|回复: 23

头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3 20:4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4-24 0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你说吧,  操作不当,都不安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3 20:4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3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低压。48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3 21: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是隔离变压器的铁芯要可靠接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3 22: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俩是一回事。

触电后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是电流,那好,我们就去“破坏”产生电流的条件,那不就安全了?

使用隔离变压器后,次级输出对大地都是“悬浮”的,即使人体接通任意端子与大地也不会产生电流,没有电流就没有伤害。
设备外壳接地后,外壳与大地之间没有电位差,触摸外壳时因没有电位差也就没电流流过人体,没有电流就没有伤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4 07: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高见,讲的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08:3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08:3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4 08: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cgpcry602 发表于 2023-4-24 08:31
我想知道的是:第一家里的地板到电厂的地之间电阻是多少欧?第二,如果家里的入户电线被电工接错,火线接 ...

不用知道发电厂到你家的  “地-地”电阻。电工有一个词 “重复接地”。发电厂、变电站、小区配电室乃至你的楼栋都会设置接地。
“重复接地”的作用有二个:

1、为了防止工作零线断线而引起的电位漂移,在不同相的用电设备在零线断线时可以互相构成回路,变成了串联电路。功率小的设备因为电阻大,分得的电压高而烧坏,功率大的设备因为电阻小分得的电压低而无法工作;

2、在保护接零系统中,如果零线断线会使所有接零设备外壳带电。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发生触电的几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4 0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对莫些人永远不安全,因为这些人脑袋里缺一根线。自己不学习基础知识,问别人,别人说明白了,你也不一定听明白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4 17: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漏电更安全,假如隔离也漏电了,也会很危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4 17: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矿井里的安全变压器输出是36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4 17: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出考题了:
如果家里的入户电线被电工接错,火线接在了地线上结果会否家人触电?整栋楼人触电?整个小区触电?全市的人触电?还是啥事也没有?




这个不会接错的,接错了,会跳闸,送不了电。零线和地线接错到是会有的。有人家里经常坏电器,几年了,后来检查出来是接错了零地线。抖音上还有检查出,楼下住户接错,导致楼上住户漏保经常跳闸的怪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9:4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8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