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49|回复: 67

都说苏联电子管发展的顶峰,但是很多管子也是抄的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2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呀美喋 于 2023-3-22 21:04 编辑

最近玩苏联电子管
我发现大多数苏联电子管都是抄袭的欧美电子管。
或者简单改进一下
那也不能说明苏联电子管科技发达呀
起码电子管方面其实不如德国 美国。我看美国也有很多晶体管一样大的电子管产品
发表于 2023-3-23 22: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3-3-23 22:22 编辑

感觉有大量高看苏制产品的现象。
从实际表现来看,苏制产品比说的要低几个档次。

所以,对苏制电子管性能领先的说法,也比较怀疑。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5: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呀美喋 发表于 2023-3-23 15:27
当年一度苏联超越美国科技
现在想想航天也是机械结构,太可怕。实际科技根本没超越美国。尽管是第一个登 ...

你可能不知道美丽国买了多少苏联与后来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1:5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的电子工业完全是美丽国援助的结果,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萧条时,那时苏联还是一个农业国,美国为救经济,主动向苏联提出帮苏联建各种工厂,这就是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的原因,苏联的电子工业完全是漂亮国援助的,因此电子管也是漂亮国授权生产的,它自己并没有多少创新。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1: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电子管也并不是苏联人发明的却是弗莱明发明的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3-3-23 10:20 编辑

这也不能说抄袭吧,比如你和隔壁邻居同时开了一家早餐店,你们都想挤跨对方,怎么做呢,各自推出特色早餐肯定是不行的,那会导致你卖你的我卖我的,只有你卖什么我就卖什么,而且要比你的好,这样才能挤跨对手,所以本着敌无我有,敌有我优的思路,美苏很多电子管性能基本一致甚至就是照着做的就很正常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中苏都是同盟国,相互支援,信息共享,美国给苏联提供技术与设备,制造,军工等等,电子管都是美国帮助搞的,至今苏联俄罗斯有6V6与6П6С相同的电子管。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不同,,,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22: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u 发表于 2023-3-23 16:13
由于米国建国历史原因,米国人一直奉行所谓的光荣孤立,不参合(当然是看不起欧洲佬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格这 ...

有个说法是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一伙为了打破孤立政策而纵容甚至引导的,不过这个说法太阴谋论,没证据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20: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呀美喋 发表于 2023-3-23 19:28
你的意思苏联抄袭德国 才导致航天发达。
那么苏联有哪些纯原创的高科技

不只是苏联抄袭德国。
50年代之后至90年代,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科技前沿领域都是抄袭或者是源于德国。
“世界上没有美国科技,也没有苏联科技,只有德国科技”——这是70年代美国NASA工程师的原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5: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3-3-23 15:23 编辑
washu 发表于 2023-3-23 15:16
1929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家破产,为了恢复经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不再 ...


那个年代美国还没产生比较强烈的争霸思想,资本家整天就想着窝在自己家里种田赚钱 ,反正以美国的地理位置,你们其他人打生打死的关我屁事,我还能卖军火给你们,所以援助苏联不奇怪,二战时还是罗斯福力主参战,结果资本家以看,我勒个去,打仗这么赚钱的,那必须争霸,于是美苏争霸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呀美喋 发表于 2023-3-23 15:27
当年一度苏联超越美国科技
现在想想航天也是机械结构,太可怕。实际科技根本没超越美国。尽管是第一个登 ...

毛熊在航天上一度赶超鹰酱,其实是因为近水楼台:莫斯科比较近啊 所以希特勒战败后,毛熊率先把德国的整个火箭中心打包回家,鹰酱就只得到几个砖家,得自己搭个火箭中心,自己把制造火箭的设备给造出来先...

至于鹰酱后来居上,这个就不得不说是定体问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2 2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6C33C 了解一下 那个管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21:4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的晶体管 发表于 2023-3-22 21:35
6C33C 了解一下 那个管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嗯 只有6c33
那也说明不了苏联电子管强大 哈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2 2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在机械、光学、电子方面肯定是抄,但人家抄成了超级大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2 21: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超高频电子管中,苏联是超前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2 2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6E2也是独一无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有6E2吗?好像只有中国有6E2。苏联有6E1Π,中国引进改造后型号6E1Π-K,这个k就是中国的知识产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海旺 发表于 2023-3-23 00:07
苏联有6E2吗?好像只有中国有6E2。苏联有6E1Π,中国引进改造后型号6E1Π-K,这个k就是中国的知识产权。

6E2纯正中国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1: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3-3-23 01:59 编辑

科学是个整体,基本上很平均,不可能某一项很先进,也不可能某一项很落后。

从诺贝尔科学奖数量看,排在第九,大概是UK的1/6,考虑到人口数量是UK的四五倍,基本上可以看出科技实力。苏联科技水平不错,但比UK差距很大。
几个老衲比较佩服的:门捷列夫,波波夫,还有一个谢昆诺夫。

(这个老衲是外行)。
就电子管而言,也涉及到很多因素,玻璃工艺,灯丝材质,抽真空水平,封装工艺,焊接水平,加工精度,还有配套的电子知识,各方面,都不是世界顶级水平。
按理,是不可能生产出远超别人的电子管的。

70年代后,别人基本停产电子管,苏联还在大力研发,有没有生产出很先进的电子管,不知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8: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抄作业抄个第一名也是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9: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格21的设备还是用电子管,欧美放弃电子管的时候,苏联把电子管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09: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lanfeng3005 发表于 2023-3-23 09:32
米格21的设备还是用电子管,欧美放弃电子管的时候,苏联把电子管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直有个误区(或者是谣言),认为70年代苏联米格飞机的电子管是为了应对核战争,避免在核辐射下电路失效,其实这是个谣言。
实际情况是:在70年代,欧美的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集成电路普及,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提升,彻底放弃电子管。而苏联受技术封锁等因素,在集成电路是没有突破,只能沿用50年代成熟的电子管系统。这种情况纯属无奈,是技术落后的表现,而不是电子管技术的领先。

到9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俄罗斯的飞机时,他们的电子系统仍然很落后,最终进口到中国后,由我们自己进行了电子系统的更新改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3 1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p1963 发表于 2023-3-23 09:49
一直有个误区(或者是谣言),认为70年代苏联米格飞机的电子管是为了应对核战争,避免在核辐射下电路失效 ...

恐怕不是误区,当时苏联基于与西方核大战思维,对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电子管在强电磁脉冲条件下,可靠性评估,电子管可靠性远超过晶体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拍板,重点发展电子管小型化产品......。欧美现在军用飞机上仍然有真空管的使用,一大功率器件、二需要抗强电磁脉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 1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