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3-22 13: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涮坛子 于 2023-3-22 13:49 编辑
原来大牛是输出牛(两图片中右边的牛)
左边小牛是电源牛。
开机后观察牛升温过程,输出牛升温慢。45分钟时,输出牛的体感温度近似于乳胶漆水泥墙的温度;两小时后大约升温10度;三个半小时升温大约20度。
电源牛升温较快。开机45分钟时升温30度,两小时时升温50度,三个半小时时升温大约五十几度。
看来输出牛的温度跟音质成正相关。输出牛温度20度时具有比较好的音质,这大概就是前段时间在室温8度以下时需要三个多小时热机的相关原因。
但这个原因在Hi-Fi领域一般被叫做“玄学”。
记得在描述导体电阻率时,一般设定温度为常温20度还是25度,有可能在设计输出牛时就将牛的直流电阻设定在20度或者25度来计算的(这个事情我也不懂,只是我的推测而已)。
假设导体是超导体,那么计算结果大概又不一样,也许不管何种温度下对音质都没有影响,超导体做牛线圈是好是坏那我不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