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7 06: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的唱片最初是78转/分的粗纹唱片,所載的音乐信息较少,用的是普通金属唱针,唱头较重,对唱片损伤较大。后来技术进步,改成了36转/分的密纹唱片,唱头是钻石的,轻多了,小巧玲珑。所載的音乐信息也大多了,记得好像红色娘子军全剧仅仅就是两张唱片就搞掂。
那时的唱机属于高档消费品,一般人家有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就不错了。唱机很少进入家庭,买了唱机还要买唱片,花费有点大。
唱机一般就是厂矿的广播站才有,年轻的时候,每天早晨6:00,就是听着北京颂歌的乐曲才慢悠悠的起床的。
一台普普通通的唱机,有多少遥远的回忆。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