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6-22 1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peter 于 2022-6-22 10:09 编辑
看说明书介绍输出牛也就是2+1的结构,而且由于增加了负反馈绕组,漏感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对于多极管的标准接法来讲,漏感大点影响不大。至于为啥要用7K牛,这点我认为是为了降低整机的失真度。
一般来讲,6P1的推荐工作负载是5K牛,但是工作电压是屏极250V,帘栅250V.这时牛前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5W,失真度也达到了7%。但是对于L601来说,并不是追求最大功率状态,说明书标定的整机输出功率也就2W,而失真度却要求低于2%。这就是说在工作点选取时不可用其极,而要截取其中线性比较好的一截。
上述表中也附上了末级的工作电压,但是这几个电压是相互有些冲突的,在曲线图上并不能准确找到对应位置。根据帘栅极电压260V,阴极电压12V,可以推断帘栅压是250V,可以用手册上的250V标准帘栅压曲线图。根据阴极电压和阴极电阻,推算出阳极电流大约50MA。屏压应该是240-12=230V,此时的栅极负压电压应该在10V左右,大概误差产生在栅极串联的100K电阻上吧。按照这个推测,粗略地画个工作点和负载线见附图。
经简单计算,在图中选择的比较线性的范围内,牛前功率大约3.15W,如果输出牛效率是70%,则输出功率实际能达到2.2W,符合设计要求。该功率下的谐波失真度估算为:二次:1.3%、三次0.3%、四次1.0,综合THD为1.7%,远低于说明书的5%,加上负反馈以后上述谐波失真数值更低。
这也说明了当不以最大输出功率为导向进行设计时,适当加大负载阻抗可以降低失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