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hangwanren

对DIY追求高灵敏度收音机的学习研究与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 1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2-6-1 10:11 编辑

我今早又看了一遍这帖,还是有些疑问,在这里逐楼发出来,各位老师帮忙给解答下,感谢:

1,中周单双调谐的问题

一般的晶体管收音机的中周都是单调谐,也就是初级线圈是配谐振电容进行调谐,而次级不配谐振电容,这个原因我个人猜是不是,次级为了做阻抗匹配,圈数都较少,谐振电容不好配.
而电子管收音机的初级匝数和次级匝数差不多,因此做成双调谐,比较容易.

2,晶体管中周多为单调谐,如果要双峰的话,就要两级中周错开一点. 电子管中周多为双调谐,要双峰,就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错开一些.
我接触一个收信机WS430,它的调谐中周是2个串联,前一个中周双调谐 ,后一个中周也是双调谐.同一个中周的初次级是电感耦合(就是绕在同一个铝壳子里,调磁芯).前后中周之间是内电容耦合,就是前一个中周的次级出来接一个1uf的电容,同时接后一个中周的初级.前后级之间无放大器件,就一个内电容.

对于这种中周,调出双峰该如何调整? 是前一个中周同时左偏,后一个同是右偏,还是同一个中周一左一右偏.也就是左右左右,或者左右右左.
这个中周我调了接近一个星期,也没调好,因为这种串联他有2级,也就是4个中周,加上最前最后各一个,总共是6个.有啥要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老师分析的很好,学习了。过去曾经迷信高Q值就能高灵敏度,但实际搞起来才发现不仅仅如此,影响灵敏度因素太多,一味追求高灵敏度让我的收音机晚上接受一片嘈杂不能有效接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2-6-1 10:20 编辑

继续先问问题:

3, 对于晶体管收音机的本振幅度为100-200mV, 问下这个电压是在那个位置测量的? 测量本振电容的热端,还是测量三极管的射极,(就是那个电阻的上方,本振线圈耦合电容的后侧).

4,本振是个正反馈,震荡出来的频率里面即有本振频率,也有噪声.那么我提高本振的Q值,也就是提高本振频率的幅度,从而提高信噪比,是不是可以压低噪声?

我看晶体管收音机的本振的Q都不太高,150就挺高的了,还有不到80的. (我最近修了一个收音机,本振的Q 空载  不大到80,感觉整机性能不是太好,我还没细调过,但感觉细调了也不是很好.)

当然凭中周那个10*10(7*7)的小个子,也很难将Q做高.可能要换大的了.

5,那个本振中周的磁芯材料 是不是 和中频中周的不一样,我发现手里这个本振中周 ,低频段的Q偏高,高频段的很低,不均匀,能差1倍.原机磁芯也这个特性,被我拧碎了,我找了个普通的磁芯(不知何规格)换上,一样的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乙猪 于 2022-6-1 10:31 编辑

我一直有几个疑问百思不得其姐,在如下的自制中波收音机电路中:

111.JPG

1、我舍弃了输入谐调回路(图中标记为1),并不影响自制机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增加这个输入调谐回路,反而会增加输入噪声。
2、第一中周(图中标记为2),无论我采用双调谐中周还是单调谐中周或用陶瓷滤波器,并不能显著改变中频的频幅特性(用扫频仪扫的),在实际接收中,三种方式也并不影响机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甚至这个中周严重失谐对接收都没多少影响。
3、第二中周(图中标记为3),这个中周对机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有严重的影响,能显著改变中频的频幅特性(用扫频仪扫的),但实际测Q值也并不高。(原本想下一步改成双调谐试试的,但目前这个电路基本已经玩到尽兴了,在找到新的理论支持前,没有了再玩下去的动力)

这三个问题已经困扰本人好久了,感觉与自己学到的常识有点不对头。
又因为没人跟风玩这个电路,没有人可作对比,因此也不知道自己的制作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如果有人愿意玩,我可以无偿提供制板电子文档,至于问我要制成板的坛友,我认为这样非常不合算。拿我的电子文档去制板,全程免费,让我邮寄板子,邮费都得十块八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0: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2-6-1 10:36 编辑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2-6-1 10:02
200多的有载Q值,在频率600-700KHz处接收,若能把接收电台调准的话,能感觉出中音明显不足吗?音质变化 ...


我这里600-700的台少,就1个清晰的,几个不太清晰的.

但感觉600位置那个比高频段的表现更不明显.600位置的台,左右拧的大点也能收,高频段拧大了是真不行. 这个可能和调谐的标尺(先这么说)高低不均衡有关.

调过中频 通频带,音质变化不是那么明显. 倒是调偏了肯定是明显的.

这也是我的一个疑问,常老师说, 调幅是双边带,有一个边过去就行.但我试下来,调偏了,声音还是受影响.是不是两个边带检波后是合起来的,调偏了,会导致某些高频段或低频段的分量减少,从而影响音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ffzz1 于 2022-6-1 10:37 编辑
changwanren 发表于 2022-6-1 10:02
200多的有载Q值,在频率600-700KHz处接收,若能把接收电台调准的话,能感觉出中音明显不足吗?音质变化 ...


我大概知道 常老师 想问啥了,是不是猜想 如果天线的通频带窄了,是否影响音质.

我觉着没明显区别,我那个高Q磁棒的收音机和普通收音机的音质没明显区别.


这里我觉着天线Q高,对调台困难的影响可能是这样的: Q高了,天线的谐振曲线谐振尖锐,拧动调谐电容,动的位置稍大,就到了曲线的底部了.相比更平坦的曲线,也就更容易跳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jinanyuanyue 发表于 2022-6-1 10:17
常老师分析的很好,学习了。过去曾经迷信高Q值就能高灵敏度,但实际搞起来才发现不仅仅如此,影响灵敏度因 ...

也可能是 三极管的电流调太大了,这个调大了很明显.

一般来说其他正常,单纯的提高Q,会令有用信号更强,从而信噪比更高,也就是噪声可以被压的比率更小.也就是灵敏度会高,而噪音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2: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ssffzz1 发表于 2022-6-1 10:24
我这里600-700的台少,就1个清晰的,几个不太清晰的.

但感觉600位置那个比高频段的表现更不明显.600位 ...

    只让双边带的其中一个边带通过中频,对音质没有影响,这个我已经实验过了。实验的前提是中频通带足够窄,调正时,可以听出音质有些发“闷”,偏调一点就觉得清透了一些。若中频通频带大于8KHz,那就听不出来偏调的变化。这里的“偏调”是指本振频率偏调中心频率1-2KHz,偏调再大就变得沙哑了。如中频中心频率为465KHz,接收639KHz,本振频率为639+465=1104KHz,可以偏调1102或1106KHz。
    下图是我DIY的二次变频点点统调机的中频幅频曲线,下降3分贝通频带越5.7KHZ,即±2.85KHz,由于本振频率数控,设计本振频率高出接收频率10.698MHz,比中心频率10.7MHz偏调2KHz,这样其中一个边带只能有约1KHz通过,另一个边带有4.7KHz通过。其收听效果可播放本帖主楼最后的两个视频。
点点统调机中频.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3: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ssffzz1 发表于 2022-6-1 10:18
继续先问问题:

3, 对于晶体管收音机的本振幅度为100-200mV, 问下这个电压是在那个位置测量的? 测量本振 ...

     本振输入电压幅度100-200毫伏,是传输给混频管发射极的电压,可以从本振初级线圈抽头处测得。
    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混频, 混频应工作在非线性区明显的区域,通过三极管的输入曲线中分析,工作在三极管非线性明显的区域,本振输入电压的峰峰值有120mV 足矣,均方电压50mV就够用了,为什么还要100-200毫伏呢?猜测可能是被三极管的Rbb给分压了,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入阻抗26/Ie,设Ie=0.5毫安,输入阻抗为52欧姆,假如Rbb=100欧姆,混频管的混频电压也就基本是50毫伏了。以上纯属猜测,不一定成立。
输入曲线.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ssffzz1 发表于 2022-6-1 10:18
继续先问问题:

3, 对于晶体管收音机的本振幅度为100-200mV, 问下这个电压是在那个位置测量的? 测量本振 ...

     关于本振线圈的Q值不需要很高,我是这样猜测的,不知是否对,Q值反映的是谐振中的能量损耗,由于本振是正反馈,将消耗的能量补充,所以,虽然本振线圈自身Q值不高,但由于正反馈,实际工作时的Q值很高。
     猜测提高本振初级线圈的初级电压,通过减小本振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使其保持原来的100-200毫伏,会降低混频噪声,我通过实验没有收到显著的效果。感觉通过二次变频,提高本振频率,会降低混频噪声,使底噪降低,有效果。这个现在还不敢较真,因为只从一次DIY的收音机,得到了很低的底噪,很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底噪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ssffzz1 发表于 2022-6-1 10:31
我大概知道 常老师 想问啥了,是不是猜想 如果天线的通频带窄了,是否影响音质.

我觉着没明显区别,我 ...

我使用的磁棒天线的有载Q值在频率低端为140左右,没有感觉出音质变化,但是只要同步跟踪偏调四五千赫兹,接收灵敏度会降低准确跟踪时的一半。
跟踪影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5: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ngwanren 于 2022-6-1 15:12 编辑
ssffzz1 发表于 2022-6-1 10:10
我今早又看了一遍这帖,还是有些疑问,在这里逐楼发出来,各位老师帮忙给解答下,感谢:

1,中周单双调谐的问 ...


     双调谐的过耦合会出现双峰,参差调谐也可以出现双峰,但二者是不一样的,双调谐当过耦合时出现的双峰是两个中周谐振中心频率相同时出现的。
     双调谐无论是临界耦合还是过耦合,是电容耦合还是电感耦合,都是弱耦合,所以双调谐必须是各自有单独的磁芯,同一个磁芯即使是初级和次级匝数相近,也不能组成双调谐。电子管的中周是把两个中周屏蔽在一起,看似一个,其实是两个,两个磁芯的距离决定耦合度的大小。其耦合方式可以认为是耦合匝数为1匝或2匝的电感耦合,调试双中周凭听声音很难调好。参差调谐可以实现将两个中周的谐振频率调至相同,然后再将一个中周磁芯向里调一点,另一个磁芯向外调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6: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猪 发表于 2022-6-1 10:19
我一直有几个疑问百思不得其姐,在如下的自制中波收音机电路中:


     二师兄的这个问题可能无解。
    总增益过高?AGC国强?将输入调谐回路的次级匝数逐渐减小,并且次级与三极管链接的引线做到最短,若是减少到一两匝也看不到调谐引起的效果,那就神了。
   第一级中周也采用此办法试一试。
   莫非输入还有其他耦合进入途径?将放大电路全部屏蔽再接输入调谐回路试一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 16: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常老师好,从您发贴看,是一个“软硬”精通的电子爱好者,是我们心目中的高手大师。
关于你发贴内容我已认真研读了,也没有疑问。发贴就是想问:您编写的扫频仪、图示仪等软件,是用什么语言编的(VC)?输入信号是用什么采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1 16: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wzqwxx 发表于 2022-6-1 16:32
楼主常老师好,从您发贴看,是一个“软硬”精通的电子爱好者,是我们心目中的高手大师。
关于你发贴内容我 ...

     软件编写采用的软件是VB6.0,32位的,现在落伍了。硬件中心为51单片机,扫频仪做了两个,芯片分别是AD9851和AD9833,三极管图示仪本论坛DIY大赛中有作品,感兴趣的话,可进入DIY大赛板块中看一看,上届DIY大赛中,参赛作品有扫频仪的硬件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