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2-25 2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jw01 于 2021-12-25 23:29 编辑
MF500的开关关系,设计上是容易解决的。
我的思考方式,类似于程序设计的一些思维方法:
引入“状态量”,是个静态问题。
人们在使用500时,看到两个转换开关。如果一个指示欧姆档,一个指示电压档,那么这个状态表示什么?当然是不确定的。
所以,设计者必须保证两个开关处于同一个状态。两个开关同时处于欧姆指示状态、或电流态、或电压态。
本来是没有这些问题的。因为设计者想用一个V档,连接到另一个开关来扩展档位。这就造成有两个开关的状态指示问题。
接下来的,都是逻辑的问题了,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些并不复杂,只是设计时间开销的问题,他要在复杂程度与成本、可靠性等关系之间做平衡。相对于现在的复杂的程序设计来说,这些逻辑问题真的属于简单问题。设计师的真正难点,是要在满足这些逻辑关系下,如何适配最佳的电路。
电路问题,比较麻烦的还是欧姆定律及其相关联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叠加原理(物理学中普遍适用),学习这些需要漫长的时间。
我看到你的一些贴子,正如你所述,是“接地气”的,多半属于模拟部分,那些知识与经验的深入领会,长期思考,直到形成真觉,需要很长时间的。
而程序类,逻辑类的,学起来比较快的。小学生也可以的。难点是,东西比较多,抽取出能够终身受用的东西,也需要时间,不然很快就要忘记了。开关是逻辑类的。
因此,我关注的不是他的开关设计得多么巧妙 ,我也不觉得巧妙。我关心,设计师如何准确的设计出那些电阻参数,那些参数是否经得起推敲。设计师的电路是从那个电路演变来的。
通过这次重画电路,我发现,500设计的值全部正确。当然,也有你的帮助,特别是那个欧姆档,我忽略了电池极化电阻。设计师是用心设计的。
顺便说一下,这两天,重算整流电路。原电路的电阻值是准确的。我使用手上的1N4007计算。原电路,可能是用硅管设计的。我还做了仿真,也偏程计算,手工计算。三者是一致的。仿真的精度稍差一些。
一人设计,众厂商仿制。那个古怪的电路,估计不是设计师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