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直流电子管

关于电感耦合双调谐中周连接的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1-12-13 21:00
我比较喜欢电容耦合的,主要是比较好调,因为双回路的临界耦合不光和耦合系数有关,也和源阻抗以及负载阻 ...

我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电容耦合优点多多为什么还要设计生产电感耦合的晶体管用中频变压器,电子管时代也要普遍电感耦合,电感耦合比起电容耦合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优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22: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1-12-13 22:40
电感耦合有二类,一是互感耦合,即二线圈在被屏蔽前相互靠近;另一类是线路耦合,即线圈相连。
在电子管 ...

MTF的比例不同好像和谐振电容大小有关,谐振电容越小,阻抗越高,这个比例就越大,也许200P电容用一匝也就够了。现在有点迷茫,要不要搞电感耦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22: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1-12-13 22:58 编辑
直流电子管 发表于 2021-12-13 21:28
我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电容耦合优点多多为什么还要设计生产电感耦合的晶体管用中频变压器,电子管时代也要 ...


电感耦合的优势是一致性好,如果用电容耦合,工厂的每台收音机在出厂前都要进行调试,如果用电感耦合,只需要在设计阶段通过实验找到最合适的匝数比,匝数比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批量生产时又都是相同的电路和元件,所以匹配不存在问题,业余制作就不一样了,你要么选择成品元件(中周),这就可能存在匹配问题,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做实验找到最匹配的参数,这就需要一遍遍绕中周,可定是比电容耦合麻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06: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匝数是根据耦合系数来的,电容耦合时的耦合系数是多少,转换为电感耦合时也一样,这里没什么神秘,只不过需要动手算一下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0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电子管 发表于 2021-12-11 22:38
行吧,非常感谢了,主要是长久以来都在使用电容耦合结构,想用电感耦合尝试一下看看有什么有点没有,电感 ...

电子管机都是电感耦合,这个难道新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5: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MF35_ 发表于 2021-12-13 22:57
电感耦合的优势是一致性好,如果用电容耦合,工厂的每台收音机在出厂前都要进行调试,如果用电感耦合, ...

那我尝试一下电感耦合,先算算再实验,看看省个耦合电容效果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5: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12-14 06:20
匝数是根据耦合系数来的,电容耦合时的耦合系数是多少,转换为电感耦合时也一样,这里没什么神秘,只不过需 ...

反复研究过这块,找公式计算一下,不过从经验来看计算误差往往比较大,还得结合实验,摸索一下采用线圈结构做电感耦合的途径。以前总是做电容耦合双调谐,有点单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16: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流电子管 发表于 2021-12-14 15:49
反复研究过这块,找公式计算一下,不过从经验来看计算误差往往比较大,还得结合实验,摸索一下采用线圈结 ...

我的二次变频机中的中频集总滤波器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耦合,四级LC回路,前后两级之间是电感耦合,中间两级之间是电容耦合。

所谓误差并不很重要,只要耦合系数相当就行了。下面是一个例子:

截图00.jpg

截图0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16: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1-12-14 16:15
因为耦合系数等于互感系数乘有载Q值,即 K = M * QL,而电子管的输入输出阻抗都很高,一般高频小功率管 ...

“串接分绕组1匝”,这对于120匝的主绕组来说太少了,耦合系数只有(1/120)^2=6.94e-5,显然这是一个拍脑袋的结果。作为一组LC滤波器,耦合系数取0.7%已属很低,收音机所用的耦合系数在1%~2%之间,即若谐振电容为330pF的话,6.8pF的耦合电容相当于2%的耦合系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120匝的总电感大约340uH,2%就是6.8uH,需要17匝才行,而主绕组仅需减去1匝就行,我估计这有些颠覆认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16: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12-14 16:29
我的二次变频机中的中频集总滤波器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耦合,四级LC回路,前后两级之间是电感耦合,中间两级 ...

一直想问L大一个问题:串联的R307、8、9电阻有何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16: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gshort 于 2021-12-14 16:58 编辑
乙猪 发表于 2021-12-14 16:45
一直想问L大一个问题:串联的R307、8、9电阻有何意义?


这本来是我的一个实验项目,但结果很有意义,我就照用了。

这些电阻与二极管串联,二极管的另一端是通过电容器交流接地。接地的这一端直流部分接到中放的AGC控制输出,当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时,AGC电压升高,二极管开通,电阻就变成跨接在电感上的负载了。由于设计的LC谐振阻抗在103K欧左右,并联上24K欧电阻后负载降到了19.5K欧左右,相当于Q值降低到了原来的18.9%,这也意味着LC上谐振着的电压降低了14.456dB。

四级中周总的AGC衰减能力可达到56dB左右。

Q值降低的意义,是带宽的增大。若原来是1%的带宽,现在变为约5.3%,这是一级LC回路的水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4 17: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1-12-14 17:36
你好,

有点担心得罪人,因为最近坛里好象有点火药味。但还是想把技术问题弄清楚,没有它意。

我觉得您误会了,两个串联的绕组之间是没有互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1-12-14 16:15
因为耦合系数等于互感系数乘有载Q值,即 K = M * QL,而电子管的输入输出阻抗都很高,一般高频小功率管 ...

现有的7*7中周配200P谐振电容,须绕制155匝,由于LC比率大,相当于回路Q值提高,我手里还有200P的小型精密云母电容恰好可放入中周槽内,估计有一匝也能满足双峰了,准备做成线圈串联在中间那种电感耦合结构,最复杂的一种绕法,但是便于规划中周引脚,试试性能,反正用于电池式电子管也就是几十伏的事,不行用热缩管隔离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12-14 16:29
我的二次变频机中的中频集总滤波器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耦合,四级LC回路,前后两级之间是电感耦合,中间两级 ...

关键在于我本人没有Q表,能绕制出的中频变压器Q值靠估算,这个就难受了,我到是有扫频仪,即便用扫频仪加检波探头实验成功,前后级带上电子管也不一样了,我暂时准备耦合线圈用一匝,第二级中频变压器分成两个线圈,每边74匝,再把耦合线圈串联进去,结构上也容易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12-14 16:41
“串接分绕组1匝”,这对于120匝的主绕组来说太少了,耦合系数只有(1/120)^2=6.94e-5,显然这是一个拍脑 ...

但是如何解释MTF2-1,MTF2-7之间的问题,两者谐振电容并不相同,一个是510P一个是1000P,显然在同样磁芯下,无论是电感量,Q值,匝数均有较大差距,但次级都是一匝,这就让我很苦恼,是否使用200P谐振电容时仍然使用一匝,上述结果让我有点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8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