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1|回复: 5

我的发烧经- 从15年那篇帖子被人最近评论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7 0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21-11-27 14:50 编辑


<消声室聆听经验总结贴>这个几年前的老帖子在家电论坛最近又被翻起

原文较长,我愿意在这里用较为简短、形象的一段话再次分享我认识到的重要的事:

自然界本身并不能缘起“立体声”这个概念,自然界只有不同方位的点声源。人类为了处理声音信息,进化出了一套将不带差值的原始点声源,转化为带差值的立体声的生理系统。用形象的话讲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因为生存的需求,需要从空气的波动分压形式这样的一种纯物理现象中提取出对自己生存有用的信息,于是进化让人体的听觉生理系统以原始的空间点声源为样本无端端地生出一些相似、但原来并没有的新音频信号,这些新信号不仅与旧信号构成差值关系,同时新信号自己也构成左右耳之间的差值关系。这已经超越了“机械的高保真主义”所愿意理解的范畴了。人脑判定的听觉方位并不完全依赖于真实声源所在的物理方位,而关键在于颅内5种听觉信号差值的生成形态(方位差、响度差、频率差、时间差、相位差,每种差值的形态又可简略分为“双耳间差值”和“直达声与生理构成声之间的差值”)。这套能够把不带差值的信号转变为方便人类处理的带差值信号的系统里,皮肤、胸腔、颅骨都参与了,而不仅仅是耳朵的任务,因此应意识到头颅、肩膀、胸腔、耳朵等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不是需要了声音了就单独进化出个耳朵来 。声波所携带的能量在这些器官上发生穿透、绕射、遮挡、共振、压迫、形变等等一系列的物理改变,使得最终传到大脑神经系统里的声波跟原始声波比起来,产生了前述我归纳的五种差,神经系统对这五种差值做综合解码,得出了听觉感受。所以人脑判定的听觉方位并不完全依赖于真实声源所在的物理方位,而关键在于颅内5种听觉信号差值的生成形态。再次请您注意,生存进化让大脑识别声信号的实现方式是采用了能效比最高的差值判断模式,而不是矩阵运算模式。  因此不管外部声源是有多少个声道的全景声,声源矩阵最终只能转化为双耳间的差值关系。(发烧友多以感性意识到了这点而不是以理性,但结果是相通的,籍此来说HIFI瞧不起影院的“鄙视链”是有一定的客观缘由的.)因此,任何削弱这种录音差值表达的设计,都是音响设计者没有吃透人体听觉原理的表现,这些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侧低音单元、对地低音单元、360度单元、箱体顶部单元、箱体背部单元、箱体开放式(如障板)等,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虽然低频无指向,但声源有方位,人体却需要依靠声源的物理方位所构成的差值关系来为听觉提供差值。低音没指向,但低音对头颅的绕射效应会构成相位差,比如左侧低音对右侧耳朵构成绕射,右侧低音则对左侧耳朵构成绕射,如果不分方向,绕射效应将失去时间序列上的优先排列关系,削弱了差值表达,所以维持原始的声源物理方位仍有必要.前述所举例的设计都是削弱差值表达关系的。 不信?你看看今年展会上最新版爱思特侬是不是把侧低音改回来了,包括展会上国产惠威的天鹅系列旗舰是不是也改回来了正面低音。当年牛逼哄哄说侧低音拿了CES创新设计大奖,如今亲自要对“卖点”下刀 看展是懂得的人看门道, 在新技术理念的喇叭前可以坐会儿;不懂的人看热闹,家家挨个听一遍

基于上述原因,上海老虎兄(李教授)所设计的纯活塞运动单元和我在文章中所强调的降低空间微相位扰动,其实都是基于同样的认识:尊重人的听觉识别系统的本来工作方式,设法进一步削弱微观时间单位上的非同步问题,是营造优秀立体声系统的重要举措。区别在于他是重点从喇叭下手解决盘上相位扰动,而我的那篇文章的重点是从空间下手解决传播空间的微相位扰动,而在唱片制作的前端上,就是单点录音!
(就以上这篇简短的干货,有的人玩到头都没明白到,不仅个人如此,各大名厂也如此,一句低音没指向能撑完终生设计理念,大半辈子徘徊在低端思辨的层面,做的不过是花昂贵的钱完成的仅仅是修修补补的事情而已,我说中国音响有希望,希望并不是在这些人身上)



图:新款爱思特侬和新款惠威
c91e0cf4a180cd4b858765e52bb24bd.jpg

12fa753fec2d6de97365f146d7c4e8c.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1-27 16: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研的时候上媒体课
老是说过:
没参与或者不敢参与盲听对比的,都是忽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07: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豪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7: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落花萧然 发表于 2021-11-27 16:52
当年研的时候上媒体课
老是说过:
没参与或者不敢参与盲听对比的,都是忽悠

盲听对比很重要,但要是把盲听对比看作金科玉律也是一种迷信,因为盲听对比这一机制中也存在重大漏洞。
举个例子,优质钢琴一个键按下去有超过40种以上的触键音色,普通人别说弹出来这么多音色,听都听不出来,因为能够听出来的是少数专业人士,在盲听中就会出现普罗大众在数量上把专业人士PK下去的尴尬场面,这是PK机制的失败还是专业人士的失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8: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y.qfans 发表于 2021-11-27 17:17
盲听对比很重要,但要是把盲听对比看作金科玉律也是一种迷信,因为盲听对比这一机制中也存在重大漏洞。
...

普通人士肯定不行,我认为一定要在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员里选,如音乐制作人、从事演出扩音工作的音响师、能指挥多声部合唱的指挥家、能自己扒谱的器乐演奏人士、能听歌识谱的歌者,这些人耳音很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4-28 04: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