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胆气

国外无线电杂志1941年的50兆电子管发射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1 09: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21-9-6 03:30
米国佬的无线电发展比较领先,所以元器件价格也不是很贵,比较亲民。
这里有美国《QST》杂志上的广告,价 ...

同年的5美元,可不是现在的5美元可比,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0美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1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6718 于 2021-9-11 10:35 编辑

我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业余无线电还是很活跃的。
之后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停滞了很多年。
1992年才重新开放,那个时候归体委管(搞笑不?),想加入必须先加入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注意有运动两个字,所以归体委管)。
当时并没有把业余无线电归为一种技术类活动,而是当做像无线电测向一类的体育活动。业余无线电的性质和身份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认定。

当时(2000年左右)本地有很多爱好者,想玩业余无线电,纷纷给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写信汇款,不过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应。那个时候,体委根本就不重视这个。

好在后来,是04年,还是05年,业余无线电才划归工信部管,同时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解散,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成立,具体业务归各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管理,各地业余无线电协会也纷纷成立,入会,考试更加的方便了,从此业余无线电才在中国大面积的普及。

我也是在本市第一次,举行的业余无线操作证考试中,通过了B类资格证考试,(之前是四级证书,后来换成新版的A类)。

这两年,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还有网络的兴起,业余无线电又到了盛极而衰的地步,好多老朋友,已经不在频率上出现了,我也很少开机了。既使开机,也只是在本地U中继上听一下,连发射键郜懒得按了,以前热火朝天,连嘴都插不上的中继频率,现在几天也听不到一个人说话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2 18:1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21-9-6 03:30
米国佬的无线电发展比较领先,所以元器件价格也不是很贵,比较亲民。
这里有美国《QST》杂志上的广告,价 ...

似曾见过那个年代807的相关广告,但找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2 18:1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06264 发表于 2021-9-8 14:53
有感而发:唐山距离京城并不远,当年地震的情报是有人用卡车送到京城的。二战时期苏联的许多狙击手和飞行员 ...

不太科学,76年有线电话在单位已普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2 2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上报纸的,因为一切瘫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07: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21-9-6 03:30
米国佬的无线电发展比较领先,所以元器件价格也不是很贵,比较亲民。
这里有美国《QST》杂志上的广告,价 ...

看这些广告意义不大,美元贬值太多太多了,现在看起来便宜当年也是天价。想装一台好点的机器当时即便是美国也很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07: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606264 发表于 2021-9-8 14:53
有感而发:唐山距离京城并不远,当年地震的情报是有人用卡车送到京城的。二战时期苏联的许多狙击手和飞行员 ...

这个不意外,没有电,几百公里距离车是最靠谱的选择,当时搞发射先得解决电的问题,或许可以找到汽车电瓶,还得找晶体管或者电子管,这难度可就大了,房倒屋塌的,这些东西弄不到,还得有个幸存的懂线路的人,即便今天也挺难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07: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newstudent 发表于 2021-9-12 18:18
不太科学,76年有线电话在单位已普及。

房子都塌了,线都断了,电信局都成瓦砾堆了还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16: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我的意思是国家没有重视业余无线电的发展,当然也包括业余航校和业余射击。世界上有许多灾难靠业余电台发送情报的例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17: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是有一篇报道,详细地报道了唐山地震情报的输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17: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在汶川,核心震区的情报也是靠解放军伞兵冒死空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wstudent 于 2021-9-17 21:55 编辑
w6955 发表于 2021-9-17 07:59
房子都塌了,线都断了,电信局都成瓦砾堆了还电话?


电信局是不会倒塌的,这点是确定的。重要场所都是具备抗震能力的框架结构,连大型企业内部通信楼都很早就是框架结构的了。
至于通信电缆中断在所难免,但往往有多条径路或无线等通信方式。
另外重要单位的通信系统自成体系并通过多个节点互通可作为备份使用,如铁路、部队等单位的内部通信网在当年无论容量和性能都不比邮电系统落后。
倒是从邮电局至各单位的电话可能是完全不通的,毕竟市内灾情严重,电缆中断和中继设备损坏不可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8 1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应该大力推广允许楼顶架设天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0 17: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0 18: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21-9-6 03:30
米国佬的无线电发展比较领先,所以元器件价格也不是很贵,比较亲民。
这里有美国《QST》杂志上的广告,价 ...

41年的5美元,很贵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