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6-6 02: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DESHI 于 2021-6-6 02:52 编辑
这个名字起得好。
早年有一部讨论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书,名字已经忘记,可惜被同学借走丢失。
其中谈到五栅功率管的接法(包括速射管),一种是标准接法,即常规五级接法;包括五级接法的超线性接法;二是低内阻三极管接法,即将帘栅极与屏极接在一起,做低内阻输出三极管用。三是高内阻高放大系数(高μ)三极管接法,即帘栅极与栅极同时输入信号。这样就存在两种电路,一是帘栅极与栅极同直流低电位,这样管子内阻较高,具有输出右特性。电路与6N7乙类推挽输出相同。常见电路为807不用供栅极负压,807帘栅极与栅极之间接20K5W电阻,输入信号从帘栅极输入,输入为乙类,需要采用一定功率输入。这种电路在早期扩音器中常见。由于功率管免除栅负压,故不用担心栅负压电路出故障。
眼下这个电路,由于本质上是帘栅极与栅极同输入信号,故本质上是高μ交流高内阻输出,由于不是推挽电路则采用帘栅极和栅极接正电位的方法,以降低管子的直流内阻,以满足管子放大的必要工作点。这种电路其交流内阻可能较高。所以本人认为这种高μ三极管输出电路是非高保真电路。
可能见解有误,请大家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