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4-7 2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篇帖子让我开始对恒流源负载感兴趣:
https://www.bartola.co.uk/valves ... t-preamp-revisited/
说一下大体思路:
古董直热管miu都不高,201A miu=8至9,用传统的阻性负载,增益低不说,失真指标也不大好看。对付这种顽固派,用恒流源代替阳极电阻,再好不过。恒流源可以为管子提供合适的直流偏置,同时交流阻抗极大。后面再接上输入阻抗很高的MOS源极跟随器,那么就有了一条近乎水平的交流负载线,电压增益无限接近于μ,同时大大降低非线性失真。仿真时,管子偏置在Ia=3mA, Ug=-5.2V, 输出80V峰峰值时THD仅有0.5%。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恒流源了。英国佬用的是回转器(gyrator)。回转器是一种二端口网络,一个端口的输出电流仅受另一个端口两端电压的控制,而不受本端口电压的控制(理论上),所以回转器可以把一个恒压源变换成恒流源。但是回转器怎么由分立元件实现,我也不懂。。。(电路图里面电子管阳极就接在回转器的电流输出端口上)
其实不一定用这种架构来实现恒流源,我现在也在琢磨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案。等到成熟之后,我会单独开贴和大家分享讨论。
另外,这贴里面管子的灯丝供电和阴极偏置思路也很有意思。英国佬用恒流源供灯丝,电流压到原来的80%来降低热噪声,并且把偏置电阻接在灯丝负端,作为屏流和丝流的公共通道,从而用小电阻就实现了偏压,省去了阴极电容。觉得国内大多是加平衡电位器来着。。不知道“他山之石”效果如何。 |
-
仿真电路
-
A. Mo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