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xy826 于 2021-1-7 10:14 编辑
下面第一张图是环境噪声分布图,A为高噪声区域,B为低噪声区域。频率越高环境噪声电平越低,30MHz处的噪声电平也高达约19dB,所以有必要太纠结前端电路噪声水平吗?前端电路最重要的是线性指标,前端电路噪声水平即使很低,若IP3指标很低,则通过交调互调产生大量干扰信号使得有效灵敏度降低,接收效果反而不如前端电路噪声水平较高而IP3指标高的电路。
第二张图是信号电平和信道利用率关系。可以看出线性指标对有效灵敏度的影响。其中曲线1是噪声系数为1dB的理想接收机保证输出端信噪比10dB的所需信号电平(不考虑环境噪声)。2是噪声系数为15dB的接收机保证输出端信噪比10dB的所需信号电平(不考虑环境噪声)。3是低环境噪声区域接收机保证输出端信噪比10dB的所需信号电平。曲线4,5,6为三阶互调指标70dB的接收机分别在前端宽带不调谐,半倍频程调谐,12.5%倍频程调谐情况下的灵敏度指标。曲线7,8,9为三阶互调指标90dB的接收机分别在前端宽带不调谐,半倍频程调谐,12.5%倍频程调谐情况下的灵敏度指标。
第二张图充分说明提高IP3指标对提高有效灵敏度有决定性影响,而提高前端电路选择性效果没有如此显著。这就是出现WJ8718这类前端宽带不调谐接收机的原因。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