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20-6-21 23:56 编辑
最近在琢磨做个使用BUCK拓扑的大功率稳压电源,关于电感的计算和选型找了很多资料,偶然找到一份个人感觉还不错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发帖,看看有没有朋友能用上。
电感量计算略去,直接举例,比如说需要一个10uH、10A的功率电感,这个电感该如何采购或自己绕。
前置知识,安匝数、电感系数。
安匝数:电流与匝数的乘积,安匝(A•T)数越大,电感储存的能量越多。安匝数就如电阻的阻值一样是特定磁芯的固有特性。
电感系数:代表一个电感的相对电感量,单位(nH/T^2)。确定了磁芯、磁环即可查到这个系数,匝数的平方*电感系数即为电感值。
电感系数不是固定值,而是随着电感电流的增加而减小,电流不断增大电感系数就会最终减小到0,即电感绝对饱和。要使电感绝对饱和的电流几乎为无穷大,我们常说的“饱和”是指“相对饱和”。随着电流的增大,电感量缓慢下降,当电流增大使电感量降低到设计值时,即为“相对饱和”。
比如前面所说的需要一个10uH、10A的电感,意思就是电流达到10A时这个电感仍然要保有10uH的感量,这才符合要求。这就引入一个问题,自己绕制电感时如果只按列表参数算出匝数得到的只是“静态”时电感量为10uH的电感,这个电感在通过10A电流时电感值是多少不知道!盲目使用可能会炸鸡。
拿电感系数计算匝数,再用电桥测量、校正的方法肯定是不行了,如何计算?
以铁硅铝磁环为例,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开下面这个页面
http://www.sendust.com/kool_mu_cores.htm
页面上有个铁硅铝磁环规格表,比如说采用外径27.7mm、内径14.1mm、厚度12mm的磁环,在下图中找到红框内磁环。
第二步:点磁环型号,打开磁环参数页面
直接看最下面的图,横坐标为安匝数,纵坐标为电感系数。
理想情况电感系数为157,电感匝数 T =(10uH*1000/157nH/T^2)^0.5=7.98,大概绕8匝。
第三步:计算实际匝数
上一步计算的是电流很小或为0时所需的匝数,大电流时电感系数要降额,比如用上图80%的那个点,对应电感系数大概为125。
电感匝数 T=(10uH*1000/125)^0.5=8.94,要绕9匝。
再验算这个电感能过多大电流,80%的点对应的安匝数约为87AT,87AT/9T=9.7A,大概能满足10A的要求!
而此时的”静态“电感值为9T^2*157nH/T^2=12.7uH
以上计算的意思是,这个10uH、10A的功率电感,绕好后用电桥等仪表测量的电感值约为12.7uH,即不能以仪表测量的“静态”电感值为准。
再说说采购成品电感的问题,以某宝上标称 47uH、8A的铁硅铝磁环电感为例,按磁芯尺寸对应为下面这个:
电感系数最大值72,47uH需要的匝数是(47*1000/72)^0.5=25.5,实际绕了25匝。
再算算标称8A时的安匝数,8*25=200(安匝),图上根本没有这个值,爆表了。
降额一半,再算算4A时的电感量,4A电流时的安匝数为4*25=100,图上对应电感系数为45左右,25^2*45/1000=28.1uH 。
结论是标称 47uH、8A的功率电感根本不达标,电流降低一半使用时电感值也才只有28uH!
假如电路设计时电感值下限是40uH,反推系数得64,对应安匝32,电流只有1.28A,标称 47uH、8A的电感只能用到1.28A。
买电感时应该买68uH或75uH的,标称 47uH的电感根本不能用。这也是很多廉价LM2576成品模块输出电流不达标、电感发热的原因吧。
以上有些内容引用了网上的例子,加了些自己的理解。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