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13|回复: 61

关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电台技术方案的个人猜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9 17: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直电子 于 2021-5-9 17:31 编辑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想必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在深切缅怀这位革命烈士的同时我们作为无线电爱好者还会去研究李侠所用的那个电台,因为它真的太神奇了,发报部分是6V6电子管做的振荡器,收报部分只是一台简单的电子管收音机。在李侠同志不幸被捕之后,就连当时的日本无线电专家也没能研究透它的原理,李侠同志因此才被释放。关于这部电台一直在争论不休,但我个人猜测这个电台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如刚才描述,发报部分是6V6电子管做的振荡器,收报部分只是一台简单的电子管收音机。假设通联时载波频率为7050KHz,调制波频率为500Hz,调制方式为上边带,则已调波时域为一个频率为7050KHz+500Hz的等幅波,断续发送这个等幅波就能完成发报了。
在发报时,将6V6振荡器频率调整到7050KHz+500Hz,天线接到6V6振荡器上,断续接通6V6振荡器的电源就能完成发报。
在收报时,仍将6V6振荡器频率调整到7050KHz+500Hz,天线从6V6振荡器上断开并接到电子管收音机上,接通6V6振荡器的电源并将收音机频率调整到7050KHz,利用插入强载频法即可解调CW。
只言片语就描述清楚了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这部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电台十分巧妙和简单,李侠同志报务和无线电水平在当时非常前卫,致敬。
     
发表于 2023-5-4 11: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stmexx 于 2023-5-4 11:26 编辑

民国26年………
CB6C59C0-C70F-4E2B-93FB-42E3D0B3127E.jpeg
3320786C-58AA-4F05-A73D-1F779FE8F341.jpe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0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6V6等幅报CW,虽然反复拍发,但当年延安还是要组织庞大的收听团队接收李侠的信号。
李侠收报是在中放级电子管屏极上挂了一根导线或者线圈对栅极进行正反馈,调节距离以产生自激振荡收听CW信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17: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了个 爱好者的名,但一辈子没吃过专业饭。



所以也只粗浅地知道一点点。



早期只有普通电报,“CW”,发射的,是断断续续的等幅波。

收信的那边,收到后,还要在电路里,加一个“拍频”,……



如今,的确有另一种“调幅报”。

但李侠那个时候,很可能只有等幅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0 07: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幅报,一个6V6输出应该可以通到1000公里,只是时间受限,天线要求高,电离层资料要完整。后面可以有个807强放,实际可能不需要这样的大功率,因为供电受限制,很难在那个电网上使用近百瓦的等幅报设备,电灯都会有闪烁感,可能在上海100-200公里附近有转接台。收音机需要一个拍频振荡器,李霞是修无线电的,总要有个信号发生器,这个应该不难,单独一个收音机自然看不出什么了。这群人是中国最聪明勇敢的的人了,现在可能都很难理解他们的策略方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7: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矿石收音机论坛没有通信版块,电子管版块很少有通信帖子,生活聊天版块主要是休闲,也只能发到这里,帖子挺水的,如果没什么用可接受删除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17: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D5IF 于 2021-5-9 18:07 编辑

这个,楼主精神可嘉。


但……您自己也说了,是“个人猜测”。



“调制波频率为500Hz,调制方式为上边带”……

单边带,是什么时候有的?



当年的  CW  好像不需要调制。













原帖中,“单边带是什么时候有的?”这句,问得不妥。

原帖不宜改。补充说明如下:

百度得知,单边带技术产生于 1915 年,二战后得到广泛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7: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BD5IF 发表于 2021-5-9 17:38
这个,楼主精神可嘉。

这我不清楚,但根据电影看到的只有这一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7: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BD5IF 发表于 2021-5-9 17:38
这个,楼主精神可嘉。


别说当年的CW,现在的CW也不需要调制,这东西就是一个等幅波,和副载波频率差多少,解调后音频信号频率就是多少。
但这东西毕竟是调幅波,调幅波就要从大家常规印象里的葫芦波说起,葫芦波去了载频和一个边带就是等幅波。这里是技术版块,虽然不是学术论坛,但严谨一些总没有错,所以我只能这样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17: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用的是单管来复式振荡器——发射出去的是调制波,不是等幅波(即五十年代以后的C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1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BD5IF 发表于 2021-5-9 17:38
这个,楼主精神可嘉。

他指的其实是拍频方式解调,是近现代的C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short 发表于 2021-5-9 17:48
当年用的是单管来复式振荡器——发射出去的是调制波,不是等幅波(即五十年代以后的CW)。

倒也有可能,我也想过。不过发射波形那么明显,日本无线电专家不会看不出来吧?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1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直电子 于 2021-5-9 18:00 编辑
BD5IF 发表于 2021-5-9 17:50
我顶了个 爱好者的名,但一辈子没吃过专业饭。


可能也是教材改版闹的,描述只会越来越细致,但我们最终所说的是一个东西,李白那个时候如果用调幅报,电台功率那么小,未必会传播那么远。因为调幅报在载波和另一个边带上损耗了大量的发射功率,电影有收报镜头,信噪比好到惊人,这是调幅波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不得不从信噪比和日本无线电专家查不出来方面否定这个观点,或许当年电磁环境还不错,但我经过链路计算发现也很牵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2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BD5IF 发表于 2021-5-9 17:38
这个,楼主精神可嘉。

最早用于美军飞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20:5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直电子 于 2021-5-9 20:57 编辑

而且还有一点,日本无线电专家认为发射机功率太小无法完成从上海到延安的通联,其实日本无线电专家认为是对的,因为经过我刚刚粗略的链路计算,即便是单边带都很牵强,双边带只会更差,或许当年电磁环境还不错加上CW本身就比较抗干扰吧(窄带滤波就能抑制干扰),所以才有不错的信噪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2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有一级功放,也就是当年说的强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9 2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y05 发表于 2021-5-9 21:40
应该还有一级功放,也就是当年说的强放。

电子管我研究的不多,但也玩过,可能我这个回帖有错误:
6V6振荡起来辐射功率很足,说白了就是一个又振荡又自带强放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9 22: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5瓦上海通延安,环境好。李侠自制一个线圈可以插上拿下,随时销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