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05|回复: 16

小众相机的收藏(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9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古董相机开始成为专门的一个收藏门类,直到今天,国外很多相机收藏家依旧认为古董相机才是相机收藏最高境界。但随着相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相机产品的不断刷新也加促了相机收藏文化的拓展,古董级以外的胶片相机甚至早期的数码相机现在纷纷进入相机收藏者的视野。相机收藏领域中著名的指导古旧相机价格的《蓝皮书》(Blue Book)也将古董级以外的传统相机大量收入并评估星级,而相机收藏的分类方法也由原来产地、品牌、结构等主线分类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视如主流产品、非主流产品、小众产品和技术各色产品等业已成为老相机收藏的新模式。
当然,这些新模式中,曾经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追捧的名牌产品其实就是主流,这些产品目前依旧在相机收藏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徕卡旁轴(Leica M系 )、罗莱双反(Rolleiflex)、福伦达折叠(Voigtlander Bessa系)(图1)、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高端产品等等;非主流产品一般是指名牌中的非主打产品以及二线或三线品牌,像徕卡单反(Leica R系)、佳能EX EE类(图2)、爱克发(Agfa)、巴尔达(Balda)、柯达(Kodak)等;还有一些是历史上使用群体相对较小的产品,由于其二手价格相对合理且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相机爱好者的欢迎;而一些喜欢猎奇的收藏家往往更加青睐在技术上有各色的相机产品。因此,小众产品和技术各色产品也成为近几年相机收藏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file:///C:/Users/SM_RKYJ/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32.jpg
图16 美国Graflex 35相机。

——————————
* 本文相机插图来自笔者和 Wang Anhe 藏品。



[1] 120底片的标称尺寸指的是所用胶片的面积,而不是画面尺寸。如6×6(简称66)、6×4.5(简称645)分别是指所占用胶片的面积为6×6cm和6×4.5c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1: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混排不成功,重发(但图片数量好像被限制,不能全发上来)。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古董相机开始成为专门的一个收藏门类,直到今天,国外很多相机收藏家依旧认为古董相机才是相机收藏最高境界。但随着相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相机产品的不断刷新也加促了相机收藏文化的拓展,古董级以外的胶片相机甚至早期的数码相机现在纷纷进入相机收藏者的视野。相机收藏领域中著名的指导古旧相机价格的《蓝皮书》(Blue Book)也将古董级以外的传统相机大量收入并评估星级,而相机收藏的分类方法也由原来产地、品牌、结构等主线分类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视如主流产品、非主流产品、小众产品和技术各色产品等业已成为老相机收藏的新模式。
    当然,这些新模式中,曾经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追捧的名牌产品其实就是主流,这些产品目前依旧在相机收藏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徕卡旁轴(Leica M系 )、罗莱双反(Rolleiflex)、福伦达折叠(Voigtlander Bessa系)(图1)、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高端产品等等;非主流产品一般是指名牌中的非主打产品以及二线或三线品牌,像徕卡单反(Leica R系)、佳能EX EE类(图2)、爱克发(Agfa)、巴尔达(Balda)、柯达(Kodak)等;还有一些是历史上使用群体相对较小的产品,由于其二手价格相对合理且某些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相机爱好者的欢迎;而一些喜欢猎奇的收藏家往往更加青睐在技术上有各色的相机产品。因此,小众产品和技术各色产品也成为近几年相机收藏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小众相机收藏

    事实上,从趣味性来讲,收藏传统小众胶片机的过程不亚于名贵相机在网上或拍卖市场的竞价,寻觅过程往往更加曲折,更富有价格以外的挑战,需要掌握更多的相机知识和历史知识。比如,一台Clarus MS-35相机(图3)曾在916网站上以2200元人民币的价格标出,该机产自美国北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CLARUS CAMERA MFG.CO.,Minneapolis,Minnesota.),发表于1950年。这是一台既有康泰时(Contax)II型又有徕卡II型双重影子的产品,但两种元素并没有淹没其浓重的美国风格,系标准的小众产品,在美国经典135相机中也算得上是性能指标相对较高的产品,加之风格独到,配套镜头也可以通过相应接圈接驳到单电数码相机上使用,故而赢得不少相机爱好者的钟爱,其价格走向已是2012年同期的倍数。类似老旧相机有些尚未引起市场关注,尤其原东欧国家产品目前价格相对低廉,如捷克的Opdineda(图4),这些亦成为小众淘宝的良好时机。
    小型折叠相机在二战前后受到广泛欢迎,尤其使用120胶卷的折叠相机直到1970年代依旧受到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普遍欢迎,这其中有许多非名牌小众产品在品质和质量上与名牌产品并无实质差异,如德国Solida折叠机(图5),它采用著名的Compur-Papid中心快门,最高速度达到1/400秒;其镜头由施耐德提供,口径达到1:2.9且像质优异。同样名不见经传但又十分少见的Semi Leotax折叠机产自日本,由昭和光学株式会社(Showa Optical Works,Ltd.)生产,虽然属于普及机,但做工毫却不含糊(图6),可与卡尔•蔡司同类产品媲美。笔者今年春节期间曾用该机拍照,效果甚佳,影像质感非普通数码相机所能比拟(图7)。眼下,这类小众型的折叠相机虽然原产量不大,可在二手市场却比比皆是,在120胶卷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依然可以发挥拍摄功效,因此成为胶片摄影爱好者和小众相机收藏者们的一个淘换宝库。
    另一类小众相机是军队订购的产品,虽然有些就是在普通相机打上军用标志,但其产量远不及民用,因此划入小众。这类相机目前的市场价格要略高于同机型的民用产品,不过,实际使用时的手感会更好,故障率也偏低,说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优于民品。日本东京光学公司(Tokyo Optical Company,Tokyo)为美国海军生产的拓普康(Topcon)RE Super D就是这类产品(图8)。

二,技术各色型胶片相机

    技术各色的相机产品主要是指那些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而这些技术特征又不被大众产品所拥有,因此,技术各色产品往往是更为小众化的产品。比如仿形相机,由于外形参照其它物品,故而“各”;此外还有片幅超常、结构特殊等产品均系各色品种,这些相机大都产量不大,有些甚至比名牌相机中的限量版还少。
    欧米茄(OMEGA)原型机(即OMEGA 120)是美国Simmon Bros.,Inc.L.I.C.N.Y生产的一款外形怪异的新闻相机。欧米茄相机其实是军用相机的衍生物,由于战争需要,相机企业依照军方要求开发了长宽比相当于4×5英寸(即1︰1.25)散页片的6×7(实际5.5×6.9cm)画幅格式 的120相机,但样机生产出来后二战已结束,该技术随后转为民用。也许是借鉴了军用相机的部分设计思想,因此外观有别于传统新闻相机,看上去比较独特(图9)。欧米茄相机的主要技术特色是快速输片,它采用了一种十分独特的齿条结构的推拉式快速输片杆,输片时拉动输片杆带动齿条咬合卷片齿轮做卷片动作,快门同步上弦。这种输片方式使用熟练后非常快捷,基本可以保证每秒一张的拍摄速度。而且,考虑到操作上的便利,相机设计成左手位快门,附加手柄相应也在左手位,调焦钮和推拉式输片杆均设计在机身右侧,这样就构成左手持相机和启动快门,右手调焦和完成输片动作,连贯性很强。这类技术特异、个性显著的相机产品越来越收到相机收藏人士的喜爱。不过,由于美国本土生产的欧米茄相机产量不大(后期产品转由日本生产),在二手市场的曝光率远远低于徕卡、哈苏等名牌产品。
    意大利以时尚设计闻名世界,从服装、汽车到其它工业产品甚至照相机。伽马(Gamma)II型相机就是上世纪中叶意大利罗马精密机器厂(Gamma Precision Machine Rome,Italy.)生产的极具技术特点的产品(图10),他的创新也和齿轮齿条相关,但主要是在快门上。该机快门结构是由两片带有弧向齿条的弧形金属片组成前帘和后帘,在齿轮带动下按照弧向运动,释放前帘和后帘的时间差对应出曝光速度,这一点和焦平面快门道理一样,但看上去要简单得多,至少省去了复杂的卷帘机构,而且弧形金属片的厚度达到了1mm,具有十分优良的机械强度,非布帘或叶片快门(又称钢片快门或方形快门)所能比拟。这类相机由于产量小,较难寻觅,且二手价格相对较高。
    另一款快门创新的相机是英国为美国Bell & Howell代工的Foton(图11)。这款相机的快门结构相当复杂,它是由两组全金属快门组合成复合快门协同工作。第一组快门在镜后,为两叶片遮光快门;第二组快门在片门前方,为上下呈V-I字活动构架的前帘和后帘组成曝光快门。释放时,第一组快门先行开启,随后第二组快门前帘以超V形合页方式向下行走至I字形结束,后帘按照预设的快门速度以I字形变合页方式跟进至光路闭合,然后前后帘在闭合状态下迅速上移并以超V字形复位等待下次释放,第一组快门再行闭合。这种方式对光路封闭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但结构过于复杂,加之拥有发条自动输片功能,可实现单张和连续拍摄,故造价高昂。目前该机单机二手价格大都在1500美元以上,套机突破5600美元。
    快门结构特殊的还有前东德的EXA 0型单反相机(图12)。该机采用整合方式将快门与反光镜整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类似翻斗的快门,它将反光镜作为快门前帘,后帘则为弧状单叶片结构。反光镜上翻时弧状后帘随后升起并遮蔽打开的光路,释放时二者之间异步动作的时间差就是快门的速度。由于后帘为单金属叶片,其质量偏大且行程长,因此很难做成高速快门,其最高快门速度仅有1/150秒,还不及普通旁轴相机,这也是135单反相机中高速快门最低的产品,且也是唯一采用拨杆调速的产品。该机916网站标价仅650元人民币。
    英国历史上也是相机生产大国,留下过许多经典产品。Wrayflex相机(图13)就是英国伦敦乌雷光学工厂(WRAY OPTICAL WORKS .,London,England.)1950年代产品,其原型第一次出现在1950年英国工业博览会上,1951年上市销售,被称为I型,产量仅600台(有说700台)。Wrayflex相机后来又演化出两个版本,一个是1954年的Ia型,产量1600台(有说约1700台);另一个是1959年的II型,产量更少,只有300台(有说350台)。而且Wrayflex相机还是英国唯一的135单反相机,加之Wrayflex系列相机总体产量甚微,因此,时至今日Wrayflex相机已成为相机爱好者的收藏珍品。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它的取景器:由于Wrayflex相机镜头的后顶焦距值偏小(镜头后片伸进机身较多),所以不可能像普通单反相机那样令反光镜前上翻抬起来让出光路提供曝光。因此,该机设计人员将聚焦屏和反光镜整合在一起,二者构建成一个V形体(部件),利用二合一的V形体,在曝光前让反光镜做后上翻动作,而不是常见的前上翻动作。这样,前上翻的弧向预留距离便不复存在,相机镜头的后顶焦距可以延伸到反光镜镜面的某个位置而不受影响。代价是承载反光镜V形体的运作过程占据了相当于部分五棱镜的位置,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装加五棱镜,取景部分则会严重超高,这就导致Wrayflex相机在一开始时不得不放弃了使用五棱镜的机会,直到II型机才装备五棱镜。由于Wrayflex相机产量稀少,其收集难度某种程度上高于徕卡的限量产品。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光化学产品工厂的ADOX Dr.C. Schleussner GmbH(阿道克斯•施里奥斯内尔博士有限公司)成立于1860年,感光材料是它的强项,即便是数码产品高度发展的今天,ADOX胶卷依然挺立于全球市场,为世界上那些注重严谨而发誓永不使用数码相机的摄影人群(即有成就的摄影家)所喜爱,ADOX文化也因此成为柯达淡出后最亮眼的一道风景线,也是目前在摄影高端市场抗衡数码的一个传统产品。不过,要知道1920年代到1960年代期间,ADOX在Wiesbaden(威斯巴登)就开始了相机制造业务。ADOX 300即是该公司于1957年(有说1956年)发表的一款奇思妙想的135相机(图14)。之所以说奇思妙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胶片背板设计上的独树一帜,事实上它是一种内置胶卷背的产品。而这个胶卷背的设计彻底打破了135相机拍摄过程中不能打开后盖的弊端,成为能够实现一机多品种胶卷穿插使用的典范。为此,ADOX 300相机本身被壳体化,这是一种非常优化的设计,它可以适应感光材料的千变万化,即使当今数码时代,理论上亦可实现数码片背的利用(假如有厂家愿意生产这种片背的话)。这一相机的产量亦相当有限,因此一旦出现便被收藏者收购。
    事实上,胶片年代留下的技术各色的相机产品举不胜数。比如两次扳把的135相机(图15)、跷跷板方式快速调焦产品(图16)等等。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很多品种。这些相机正在成为一种记忆,记述着相机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创新,透视着人类制造技术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每台相机永远凝固了那个时代的技术特征,带给相机爱好者和收藏家无穷的乐趣。

* 本文相机插图来自笔者和 Wang Anhe 藏品。
——————————
图说:
图1 德国Voigtlander Bessa I折叠相机。
图2 佳能可以更换前镜组的单反相机。
图3 美国Clarus MS-35相机。
图4 历史上东欧国家生产的相机。
图5 德国配有Schneider-Kreuznach Redionar镜头的Solida相机。
图6 日本Semi Leotax折叠相机。
图7 用Semi Leotax折叠相机拍摄的照片。
图8 带有U.S.NAVY字样的Topcon相机。
图9 欧米茄原型机的实物与广告。
图10 装有独特弧形金属快门的Gamma相机。
图11 价格超过徕卡M3的Bell & Howell Foton相机。
图12 价格低廉的EXA 0型相机。
图13 英国Wrayflex相机。
图14 德国ADOX 300相机。
图15 德国Lordoma相机。
图16 美国Graflex 35相机。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9 1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我也喜欢老相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9 12: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柳营飘絮 发表于 2020-3-29 11:23
图文混排不成功,重发(但图片数量好像被限制,不能全发上来)。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古董相机开始 ...

只要是老的电器我都挺喜欢的,哈哈哈,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9 15: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给大家开一个小众相机鉴赏会。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9 1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机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9 17: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哟,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9 1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可真的涨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0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叹人类发明了这么好的复杂精密 而且精确的机械东西(人类智慧结晶)被当今一部手机全都杀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11: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maodi 发表于 2020-3-30 00:51
感叹人类发明了这么好的复杂精密 而且精确的机械东西(人类智慧结晶)被当今一部手机全都杀光!

都是精品 大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0 16: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这些机子咱们见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1 14: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时代 发展太快 这些现在只能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1 14: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相机确有收藏价值,历史文化的积淀,闲时看看自己收藏的精品,无限乐趣
楼主头像的我就有几架,当年是各厂家竞相仿制的样板,如上海58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31 14: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过.1台都没有.挺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7: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KDX 发表于 2020-3-31 14:44
经典的相机确有收藏价值,历史文化的积淀,闲时看看自己收藏的精品,无限乐趣
楼主头像的我就有几架,当年 ...

厉害!徕卡L系是135相机的经典,能有好几架说明对徕卡经典高度发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