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63|回复: 9

收藏索尼早期数码:MVC-FD88软盘相机 (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6 1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图
   
题图.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索尼以其视频、音频产品而闻名世界,世纪之末的数字化变革无疑又给索尼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技术转折和新的增长点。早在1981年,索尼为测试静态视频相机 的实用性,开发了一款使用磁性软盘存储影像的全物理方式的照相设备,取名玛维卡(Mavica,见图1)。玛维卡是Magnetic Video Camera(磁性视频相机)三个英文字的字头组成,据说该产品截取隔行扫描的帧频信号加以保存,但由于基于传统视频技术,其分辨率仅相当于570×490(27.9万)像素。当年,这架相机的实物并没有到过中国,不过,其后期产品玛维卡MVC-5000则出现在1989年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的一个国际摄影器材的展会上(见图2)。MVC-5000比先期产品有很大提高,首先它采用了单反相机的结构,可更换镜头,并由两块CCD截获影像信息,一块传递亮度信号,另一块传递色度信号;其次是将帧频扫描线提高到了500线,而标准电视帧频为360线,这就为相机提供了70万像素级别的图像。当然,这架相机的后期需要专用设备对图像进行处理(见图3)。
    CCD元件的批量化生产是索尼公司视频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图像传感器都是基于电子管结构(见图4)。CCD的最大好处是体积大大缩小,并呈现扁平状态,这就使得这种图像元件可以很轻松地装进照相机中,正是由于这一特点,CCD开启了相机变革的新时代,以至于出现后来的卡片机和现在用在手机及其它影像设备上的图像组件等。
最初的CCD元件虽然成像靶的面积很小,可是由于受到其它电子元件和软驱尺寸的影响,索尼早期玛维卡数码相机的体积看上去都比较偏大。1997年,索尼公司发开发出面向普及市场的玛维卡软盘数码相机MVC-FD5和MVC-FD7(见图5),前者是定焦镜头,后者则具有10倍变焦能力。没有了传统的感光材料,相机的镜头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安置在机身的任何部位,这两款MVC-FD级的相机将镜头组件设计在相机的左上角,但不影响左手持握,这一风格一直沿用到MVC-FD88上(见图6)。事实上,玛维卡MVC-FD系列的软盘相机出过很多型号(见表1),后期产品的最高像素达到200万级,对3.5英寸2HD软盘而言,也是其有效容量所能承受的最大存储极限。

表1 玛维卡MVC软盘相机型号一览
MVC-FD5
MVC-FD7
MVC-FD75
MVC-FD73
MVC-FD71
MVC-FD51        MVC-FD87
MVC-FD83
MVC-FD81
MVC-FD85
MVC-FD90
MVC-FD91        MVC-FD92
MVC-FD88
MVC-FD95
MVC-FD97
MVC-FD100
MVC-FD200

    笔者记得,当年为了方便扫描照片的处理,1999年自攒了最后一台电脑,小软(3.5英寸软盘驱动器)、大软(5英寸软盘驱动器)和光驱一应俱全。那一年,使用3.5英寸软盘的索尼MVC-FD88也刚好问世,像素超过百万,达到130万,这在当时的普及产品中无疑是高指标象征。玛维卡的软盘存储介质显然特别适合电脑读取,那时期小软驱在电脑上还是标准配备(见图7)。3.5英寸2HD软盘标称1.44兆存储容量(见图8),用来存储和传递文件非常方便,而80K左右文件量的图像在当时电脑屏幕上观看已经具备良好辨识度。
    不过,那时胶片相机如日中天,摄影界关于数码相机的前景还处在争议期,很多人并不看好数码相机的发展,甚至有人在香港出的《摄影世界》杂志上撰文认为数码相机没有前途。笔者则坚信数码技术必将替代传统技术,并在1997年就撰文“论摄影技术支柱的变革”发表在当年《摄影世界》第7期上。
    事实上,MVC-FD88问世至今已有20年,作为数码相机发展初期的产品,其采用的是1/3.6英寸CCD传感器,比现在智能手机传感器面积还小,加之采用了8倍光学变焦镜头(见图9),因此像质表现的确不很理想,其感光度也仅有ASA100一档,低照度情况下信噪比很大。为了体验这款老爷数码机的使用情况,笔者首先恢复了一台装有小软驱的586台式电脑,然后拿着MVC-FD88相机和一堆经过完全格式化的3.5英寸软盘,在户外足照度环境下做了一些实拍,分别以丽日和丽日阴影处以及阴雨天气为条件进行拍照,并通过台式电脑的软驱来读取影像,发现所摄照片效果基本可以满足屏读(见图10~12),模拟插值到1600×1200像素时,屏读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支持5英寸及以下照片的输出。但总体感觉,照片存在一定灰度,如果拿同是8倍光学变焦的索尼DSC-W830卡片机(见图13)拍摄效果比对一下,这种灰度存在还是很明显的(见图14)。笔者以为,这可能和索尼当时为了解决影像记录中的高光溢出现象在算法上所做的一种补救措施,意在用灰度来补偿溢出,遮掩高光过度,毕竟那时期的传感器制造水平和整体数码技术都还处在初始阶段。
    再者就是MVC-FD88的变焦镜头,其光学变焦范围4.75-38mm,说明书标称等效于135相机的41-328mm,但和多架100%取景范围的单反相机对比后发现,其广角端的实际视野范围大致在45mm焦距水平上,也就是相当于135相机的标准镜头范围(43-58mm为标准镜头焦距段)。毕竟1/3.6英寸的传感器面积过小,做广角不容易,这就导致该机广角端不太够用(见图15)。好在8倍长焦端的等效焦距超过300mm,加之2.8口径恒定光圈和2倍数字变焦(总计16倍),其长焦使用范围相对宽泛,很容易将被摄主体拉近拍摄(见图16)。
    MVC-FD88在外观赏沿袭了MVC-FD81的风格,体积大小也大致相当,长度和宽度接近PC电脑 中3.5英寸标准软驱(见图17),重量则比FD81轻了70克,仅为530克。1999年笔者还在使用135和120胶卷相机,如果那时体验FD88肯定会不习惯的,因为笔者手里相机大部分为金属结构(见图18),而FD88拿在手里的感觉就像是拿了个塑料玩具。FD81重量是600克,手感上会好一些,但只有80万像素,每张照片产生的文件量大约不到100KB,基本上不带协处理器的4兆内存的386电脑都能读取FD81的图像文件,这也是那时期软盘相机最大的优势。当然,FD88最大分辨率下每张照片的文件量超过300KB,有时达到400KB以上,导致一张软盘仅能存放3~4张照片。因此,用FD88拍照时需要频繁更换软盘(见图19),就像散页片相机频繁更换感光材料那样,而且拍完的软盘还要马上写保护,用来区别未使用的软盘,操作感极强。如此一来,FD88相机的像质虽然远不及现在手机,使用起来却颇具乐趣。
    由于软盘采用磁性材料(见图20),无论新旧盘坏损率相对较高,笔者第一次实拍前用电脑快速格式化了若干张旧软盘,还有几张新盘,之后就有两张软盘因出现坏道无法读取图像,但FD88在拍照写入时并未出现磁盘坏损的提示信息。因此,准备工作中要先对每张软盘做全面格式化处理,有坏道的软盘会在全面格式化时被发现,这样,软盘在二次使用时就可以采取完全删除、快速格式化或在相机上做Format,以此减少出现因软盘潜在坏道造成的照片损失问题。
    MVC-FD88还有一个小的设计,其实也是玛维卡很多型号通有的,那就是取景屏上方有个取光窗口(见图21),在关闭背照光源后,可以借助日光或其它强光光线来替代背照光源,通过透射方式照亮取景屏,同样可以取景。不过这种借光取景的亮度显然不足,如果不是电池亏电情况出现,这种取景方式很少有人会去使用。毕竟,FD88使用NP-F330/F550摄像机电池(见图22),其续航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MVC-FD88基本性能如下:
传感器尺寸:1/3.6英寸
最大像素数:130万
光学变焦:8倍
加入数码变焦:16倍
最高分辨率:1280×960像素
镜头焦距:4.75~38mm
镜头最大口径:1:2.8
近摄距离:0.4~0.7m
显示屏尺寸:2.5英寸84,000像素TFT显示屏
快门速度:1/8-1/500秒
闪光灯类型:内置自动
白平衡:自动、室内、室外、HOLD
感光度:ASA 100
录音/音频系统:有
拍摄模式:10s/60s录象;全景对焦模式,风景模式,日落及月夜模式等
存储卡类型:3.5英寸2HD软盘
电池类型:锂充电电池NP-F330/F550
外形尺寸:142×106.5×72.8mm
重量:530g

    总体而言,MVC-FD88软盘相机是索尼公司上世纪末出品的面向普及市场的一款数码产品,重点突出软盘应用,以此方便文件交流。由于单张照片文件达到400KB左右,因此索尼公司为其设计了4倍写入速率的软盘驱动器,拍摄完成后能很快将图像编码信息存入软盘。虽远不及闪存的存储速度,不过回用这款相机时,其有节奏的“哒哒”写入声仿佛能把人带回到上个世纪数码相机发展初期,还有电脑进入家庭的回忆,而时代印记也永远留在了这台相机的外观和使用之中。
---------------
图说:
图1 索尼首款使用磁性软盘的玛维卡相机。
图2 双CCD结构的玛维卡MVC-5000。
图3玛维卡MVC-5000相机的后期设备。
图4 基于电子管技术的影像传感器。
图5 玛维卡FD系列起步产品MVC-FD7相机。
图6 玛维卡MVC-FD88相机。
图7 个人电脑上的软盘驱动器。
图8 个人电脑和MVC-FD系列相机通用磁性软盘。
图9 MVC-FD88的8倍光学变焦镜头。
图10 丽日效果。
图11 丽日阴影环境效果。
图12 阴雨天效果。
图13 索尼DSC-W830卡片相机。
图14 W830(左)和FD88(右)效果比对。
图15 FD88(左)和标准软驱(右)的比较。
图16 FD88广角端拍摄的影像大致相当45mm镜头视野。
图17 FD88长焦端很容易拉近被摄物。
图18 传统胶片相机(左)和FD88(右)。
图19 右下角退盘开关用来更换软盘。
图20 软盘内部是一张磁性碟片。
图21 液晶屏的背照借光窗口。
图22 FD88使用摄像机锂电池。
图01.jpg
图02.jpg
图03.jpg
图04.jpg
图05.jpg
图06.jpg
图07.jpg
图08.jpg
图09.jpg
图10.jpg
图11.jpg
图12.jpg
图13.jpg
图14.jpg
图15.jpg
图16.jpg
图17.jpg
图18.jpg
图19.jpg
图20.jpg
图21.jpg
图22.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18: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磁盘的数码相机俺还是头一回见呢,稀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9: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liuxuejun 发表于 2020-3-26 18:31
用磁盘的数码相机俺还是头一回见呢,稀罕!

是的,历史很短,昙花一现。关键是技术发展太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2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软盘的数码相机 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6 2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很少见。
以前碰到过,只是外观不好没有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7 09: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渡期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27 14: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1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相机产期比较短,所以不常见。不过除索尼外,其它厂家也有类似产品。更少见的是静态相机,俗称“电子相机”,是数码相机之前采用模拟技术的产品。我在网拍上关注了6年,由于产量实在太少,目前还没有见到有藏家放这类相机,估计收藏价格是天文数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3 08: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这个电池40年就没咋变样,真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30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