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21|回复: 1

看见一篇不错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中国收音机的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 22: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eppdai 于 2019-11-2 22:55 编辑

中国收音机的发展历程

民国 12 年(1923 年)1 月 23 日,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
建的无线电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全市有 500 多台收音机接收该电台广
播节目,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最早一批收音机。之后,随着广播电台不断的建立,收音机在上海
地区逐渐兴起,均为舶来品,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市
民多喜用矿石收音机。
民国 13 年 8 月,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 允许市民装用收音机。
市民中装置收音机者渐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线路联接为多。同年 8 月,上海俭德储蓄会颜景焴采
用超外差式线路联接法装置收音机成功。翌年 10 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图书馆内,
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获得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同时也收到
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民国 22 年 10 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 1001 号矿石收音机,外形小巧美观,价格
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欢迎。民国 24 年 10 月,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 1651 型超外差式五灯收
音机。该机除电子管和碳质电阻外,所用的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均自行设计制
造。此后,一批无线电制造厂相继生产收音机。其中以中雍无线电机厂规模较大,仅次于亚美无
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民国 25 年生产出标准三回路一灯收音机与直流三灯收音机等产品。此外,尚
有华昌无线电机厂、亚尔电工社等,都先后生产过一灯到五灯收音机。虽然生产手段较落后,产
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无线电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民国 25 年,随着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收音机在全市逐步普及,总数约在 10 万台以上,但
几乎都是国外制品,使得国内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发展缓慢。民国 26 年 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
海无线电制造业进一步受到打击。民国 31 年,侵沪日军禁止市民使用七灯以上的收音机,并强迫
市民拆除收音机的短波线圈,各无线电制造厂在日伪统治下,生产陷于停滞状态。
民国 34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民族无线电制造业重新得到恢复,同时又发展了一批新的
无线电厂商。民国 36 年年底,上海电器工商业共有 590 家,其中无线电工商业为 235 家。同年,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上海建立研究所,制成资源牌台式和落地式八灯高档收音机。但由于官僚
资本企业从国外进口大批成套无线电零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给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带来新的
打击。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电讯工业约有 30%以上工厂处于停工与半停工状态,从事收音机及
其零件制造的仅剩 7 家工厂和工场,从业人员共 113 人。
从 1949~1952 年,由于国家大力扶持,生产状况普遍好转,全市新增电讯器材制造企业 558
家,职工增至 2032 人。从 1952~1955 年,收音机产量增长了 10 倍。
1957 年,宏音无线电器材厂试制成功美多牌 563—A 型六灯三波段电子管大台式收音机。该
机采用高低音调节、短波展宽装置,在 1958 年全国首届收音机评比中获第一名。同年,上海广播
器材厂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红旗牌轿车配套生产汽车收音机。年底,研制成功上海牌 382 型自
动调谐汽车收音机。在研制过程中,解决了自动调谐的宝塔形高频线圈的绕制技术,并首次采用
鞭状天线的制造工艺。该厂与铜仁合金厂协作试制用于电磁吸铁的新材料——阿姆可纯铁。382
型机于 1959 年投产,至 1960 年止,共生产了 643 台。同时期,该厂还试制成功上海牌 131 型交
流七灯一级收音机, 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机在 1959 年第二届全国广播收音机观摩评比会上获一等
奖。该产品共生产 58773 台,其中外销 6700 台,1961 年该产品转给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
1958 年 3 月, 宏音无线电器材厂由工程师张元震领导的试制小组与天和电化厂等 9 家工厂以
及上海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共同协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该机为旅行式超外差式
广播收音机,全机采用 7 只晶体管,所有 50 多种零件均为超小型。1959 年国庆节前夕,上海无
线电器材厂首次批量生产 300 台 ST2—1—1 型晶体管收音机,应用浸渍法印制电路,表面涂以环
氧树脂,从工艺上保证线路绝缘。首次实现了国产晶体管收音机商品化。同年,该厂还试制成功
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汽车收音机,于 9 月 27 日装置在凤凰牌轿车内。
1960 年秋, 上海收音机制造业开展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企业整顿。 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的 261
—A 型六灯两波段收音机,因质量问题在《解放日报》上受到批评,企业经过半年严格整顿,使
该产品由三类跃为一类产品,并在第三届全国收音机评比中获一等奖。通过整顿,上海地区收音
机质量有所提高。1961 年,在全国广播接收机观摩评比中,评选出 7 种质量最好的收音机,上海
产品占 5 种,其中上海无线电三厂生产的美多牌 663—2—6 型六灯交流收音机名列榜首。该机装
有高低音控制网络,音质优美,附有新型电眼指示管,采用双套旋钮,外形美观。1962 年初,上
海无线电四厂试制成功 4261 型收音电唱两用机,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颇受消费者欢迎,还少量
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60 年代,晶体管收音机取得很大发展。1962 年 10 月,上海无线电三厂率先制成国内第一台
全国产化美多牌 28A 型便携式八管中短波段晶体管收音机,并建成第一条晶体管收音机流水生产
线。该机采用超外差式线路,中短波用磁性天线,机内有特制高灵敏度扬声器,声音宏亮动听。
继后,上海无线电四厂生产了 4B3 型六管晶体管收音机,该机为国内最小型晶体管收音机,可置
于衬衫口袋中,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期,上海无线电四厂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汽车收音机,
供红旗牌轿车配套。1964 年,4B4 型汽车收音机投入批量生产,当年生产 1771 台,是国内首次批
量生产的晶体管汽车收音机。1963 年,上海市晶体管收音机产量仅占收音机总产量 3.3%,1965
年上升为 59.7%,首次超过了电子管收音机产量。1967 年 5 月,群益电讯厂设计开发了国内第一
台硅晶体管 67—5 型晶体管收音机,奠定了硅晶体管在收音机上应用的基础。该时期晶体管收音
机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国家对晶体管收音机生产实行定期免税和对装配晶体管收音机用的小型
元件及半导体器件实行免税一年的经济政策。 到 1969 年止, 上海累计生产晶体管收音机 173 万台,
占同期全国晶体管收音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975 年,上海一〇一厂开发成功海燕牌 T241 型十
二管四波段交流二级台式收音机,以晶体管取代电子管。该机在全国第七、八届收音机评比中,
连续获得一等奖,1981 年,为上海广播电视制造业首获国家质量银质奖。该机质量稳定可靠,平
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 7300 小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输出功率大,城乡、边疆地区均适用。机
内装有 6 英寸和 4 英寸×6 英寸扬声器各一只,配以大型木壳,外形布局合理,富有时代感,声
音宏亮,音质优美。1975~1984 年累计生产 28.61 万台。一段时间内凭票供应,十分畅销。
70 年代开始,全国各地收音机需求日增,促进了上海地区收音机进一步发展。1972 年 6 月,
上海无线电二厂设计生产红灯牌 711 型六灯两波段大台式电子管收音机, 以音色丰富、 质量可靠、
外形美观, 风靡市场。 自 1972~1980 年共生产了 186 万台, 创同期一种型号收音机产量最高记录。
1974 年,该厂又为需要高灵敏度接受监听的用户及专业单位,生产了 200 台红灯牌 735 型全波段
便携式一级收音机。该机采用 MOS 双栅场效应和 T 型场效应管,提高了高频增益和选择性,其中
可变中频通带和调频 10.7 兆赫陶瓷滤波器技术的应用系国内首创, 波段高频转换采用回路鼓转换
开关技术,填补了国内波段高频转换用小型开关的空白。1975 年,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天津召开的
全国高级收音机技术交流会上,该产品的设计试制专题报告获得好评。1976 年,上海无线电二厂
再次推出适合农村需要的大喇叭、大电池、低价格的红灯牌 753 型一波段小台式晶体管收音机,
音质较响亮,既可摆设又可随身携带。自投产至 1990 年底,累计产量突破 300 万台,为国内同类
产品中产量最高、经销历史最长的产品。1977 年,上海华丰无线电厂生产长风牌 CF—2 型 12 管
台式晶体管收音机,该产品曾多次在全国收音机质量评比中获奖。1978 年 7 月,上海无线电三厂
推出春雷牌 3T9 型交流十二管两波段大台式收音机,在全国第七、八届全国收音机质量评比中均
获一等奖。该晶体管台式收音机不仅在外形款式、音质上可与电子管收音机相媲美,且具有使用
寿命长、耗能量低等优点,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晶体管收音机音响效果差的偏见。
1980 年前后, 随着收录机的兴起, 上海地区收音机需求量逐年下降, 晶体管收音机销量, 1980
年为 102.56 万台,1985 年为 57.3 万台,到 1989 年只有 32.41 万台。电子管收音机也趋于淘汰。
收音机款式从大台式转向袖珍式、组合式发展。特别是在突破了调频、立体声、集成化等关键技
术后,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1979 年 10 月,上海电视十二厂试制成功上海牌 7900 型八管
三波段超外差式钟控收音机,采用液晶显示,走时准确,收音机末级采用 OTL 电路输出,该机具
有收听中短波调幅广播、定唱、定闹、定时关闭、标准时间、秒表、重复时间和计数器等多种功
能。适应了各种消费层次的需要。1982 年,上海群益无线电厂生产蝴蝶牌 200—A 型调频调幅三
波段便携式集成电路收音机,成为上海地区较早实现收音机生产集成化工厂之一。1983 年 7 月,
上海华丰无线电厂运用价值工程设计生产的长风牌 CF—3530 型六管一波段收音机, 是一台采用硅
锗管混合线路和音频输出 OTL 电路的袖珍机。该机成本利润率达 13.3%,为同类产品中经济效益
较高的产品。同年 9 月,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试制成功世界牌 XS402—B 型单波段袖珍式集成电
路收音机,为上海地区第一台袖珍式集成电路收音机。1984 年 5 月,上海科学仪器厂研制成功 S
—201 型袖珍式调频调幅立体声收音机,填补了国内袖珍式立体声收音机的空白。1985 年,上海
群益无线电厂推出蝴蝶牌 115 型袖珍式调频调幅立体声超薄型收音机,全机采用 4 块集成电路,
性能稳定可靠,是国内最薄型的袖珍式立体声收音机之一。80 年代中期,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先
后生产了单价仅 14 元的世界牌单波段袖珍式收音机,价格 20 元的单波段便携式收音机。这些收
音机或以名牌优质、或以款式新颖和价格低廉之优势,在市场总需求量下降的趋势下仍然供不应
求。
90 年代初,上海广播电视(集团)公司收音机联合设计小组,研制了太阳能收音机,对提高
收音机发展水平作新的探索。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3 08: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5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