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3 01: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你这样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分析,好象带出发烧区一片新的从来没有详细讨论过的区域。
请允许离开一下楼主命题“具有恒流源负载的场效应甲类功放“的框框范围,
例如;一个喇叭的阻抗是3.5欧,这是根据旧的世界或国标,在规定频率点的测量。或者根据某些品牌的音箱
设计系统,在喇叭某反应点,测量的阻抗,这样更利于音箱设计/也更科学.但离开这些测量标准点,喇叭的阻抗
的改变,使整个重放系统严重偏离了原设计者的蓝图/计算.这些偏离对整个系统失真有何影响?影响到何等
情度?
例如;6V6 功放,人们总是喜欢5K;3.5欧这样的标准输出变压器,而矿坛电子管区的首提 ;2.5k;3.5失真更小。
但是随着人们对喇叭系统要求越来越高所有高级的商品音箱,都加了高音喇叭,以改善高音重放线性,
亦加入了L/C分频网络。
这时,整个喇叭系统巳经不再是原来的3.5欧阻抗了,己经变到大约6欧左右。这样初级阻抗己经再也不是原
设计的5K,或者矿坛HiFi版的2.5K了.
但是讫今为止,从来没有人为这些高端商品音箱而重新审定5K;3.5欧的变比的改变的必须性提出过,讨论过,
DIY过,测量过.
优秀的工程师发现感性负载使胆输出系统对高频造成过冲,都会在胆输出变压器初级加一丁点电容,并细心调整
使方波完美,使功放胆在输出端为近于纯电阻环境工作,这本是最合乎电学原理的,但现玩家们都放弃了这个电容,
改在负反馈电路修正频响,但最新HiFi原理都指出不希望负反馈电路有感/容这些影响相位的东西存在。这是科学理性
之举?还是典型的“民粹主义“,盲目跟风,跟潮流?
大家都希望消灭胆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分布电容,但很少人发现喇叭阻抗随频率上升变化,输出变压器高频阻抗变
化而使声音差于石机,而且还相反,那怎么评价胆输出变压器分布电容的千秋功罪?
我们对输出阻抗的讨论/DIY及其实验数据报告....太多未开发原始处女地了.
不要再去“请教TDA2030A的真伪“吧
|
|